饶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冬季里去林海雪原吧,跟着自驾中国体会
TUhjnbcbe - 2021/8/14 0:36:00
致力于白癜风的研究 https://m.39.net/pf/a_4698983.html

隆冬时分,给爱车加上一个真正东北式的防滑链,或者再发烧一点,换上专业的雪地胎,一头闯进关东“江湖”去遨游驰骋。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里,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中,那才能真正体会雪的纯净,也让疲惫的灵*找到安栖之所。

[DAY1]公里

从冰城驰向林海深处

哈尔滨—绥化—铁力—伊春—鹤岗—佳木斯—富锦

开着心爱的座驾去东北看雪,这个愿望已经湮埋了好多年,直到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便相约上路。略过从北京到哈尔滨乏味的高速路段不提,一到冰城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哈尔滨,这个集合了地道东北风情与古典欧洲建筑的城市,时时给人以美丽的错觉,尤其是夜晚,常常会让人觉得自己是身在夜巴黎,以为在某个街角转个弯儿就是香榭丽舍,或者是穿过一座长长的石桥就可以看见卢浮宫。

在东北雪野上经常会见到的狗拉雪橇,进了这个“北方洋场”也平添了几分“洋味儿”,变成了用骡马拉载的欧式四轮小马车,除了鲜艳的色彩颇有东欧之风外,连小巧的车灯也没有忽略掉,是那种有棱有角的西方款式。坐着这样的小马车去看哈尔滨的老教堂真是一件别有情调的事。哈尔滨女孩子身材高挑,而且非常会打扮,绝不亚于许多长期生活在冰城的俄罗斯美女,所以老教堂外面的街道一样非常养眼。把车停在一条飘雪的老街上,看往来穿着皮大衣、丝袜和长筒皮靴的美丽身影,就像雪原中一棵棵亮丽的白桦,更给冬日的哈尔滨增添了无限韵味。

离开冰城有些不舍,但是小兴安岭的召唤更令人兴奋。取道绥化、铁力,就到了小兴安岭的门户城市——伊春。松花江有一条最主要的支流——汤旺河,在传说中是满族的发祥地,所以名字也是以满语命名。“汤旺”在满语中一说意为“春光”或“晨光”;一说是“岛子”之意。不管是晨光中的流水,还是流水中的岛屿,这条河始终保持着它的柔美特质,元代的“桃温水”,明代的“屯河”、“托温江”,清代的“吞河”、“汤旺河”,就这样静静地流淌在伊春的密林中,萦绕迂回,养育着一代一代的满族同胞。即便是在这隆冬之际,充满春光的汤旺河依然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映照得那些伐木工人的脸上都活泛起来,即使冬天没有多少活可干,也依然是忙碌着,将家门口的栅栏进一步加固,或者开始给孩子绑玩耍用的小雪橇。

过了伊春,便进入了小兴安岭浓密的树林中。国道从森林中间穿过,两侧时而有某某林场的路牌直指密林深处。从伊春到鹤岗风光无限,除了两侧的白桦林,还经常可以见到林间湍急的河流。道路两边还有不少小小的度假村,有些建在河对岸,非常幽静。如果是夏天,必须在停车后乘小船过河才能到达,冬天据说可以越冰而过,不过看那薄薄的冰层,我们还是没敢尝试。

TIPS:

路况:从哈尔滨上国道,到绥化是高速公路,再经铁力往伊春均为国道,车道不宽,但车也不多。伊春到鹤岗的省道两边风光很不错,有密密匝匝的白桦林,鹤岗到富锦的两段省道路况也算良好。

住宿:富锦最好的宾馆像东方大厦酒店只有三星级,不过卫生条件都还不错,设施齐全,标间元/天。

美食:因为赶路,一路吃的都是小馆子,但是味道真的很好,尤其是用家酿大酱和自家做的豆腐炖在一块儿,别提多美味了。

购物:在伊春可以买到小兴安岭的名贵特产——中国林蛙油,俗称蛤蟆油或雪蛤油,是延缓衰老、滋补强壮、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进补良药。

[DAY2]公里

鱼皮服的故乡

富锦—同江—抚远

从富锦到同江是高速公路,只能赏景不能亲近,干脆一路疾驰。从同江上了省道,过临江大约1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我们很早就想去的小岛——八岔,这就是著名的赫哲族风情村。八岔赫哲族乡位于同江市东北部公里处,黑龙江下游南岸,东部与抚远县接壤,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是赫哲族的主要集居地之一。交通便利。乡域内泡泽、河流众多,有著名的“四泡一河”。

八岔一名源于赫哲语“八陈”,意为“夹芯子”。全乡境内地势平缓,绿野如茵,江河如网,泡沼似星。江河中不仅盛产“三花五罗”及鲟、鳇等名贵鱼种,还有“大马哈”等回游鱼类。八岔境内土质肥沃水草丰美,适合种植水稻、大豆和养殖*牛,是同江市重要的产粮基地和*牛养殖基地。在村里不仅可以看到民族风情舞蹈和民居建筑,最妙的是可以看到鱼皮服的制作。用大马哈鱼的皮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揉制,再由赫哲族老艺人一针一线制成皮包、靠垫和各种小工艺品,当然最精致也最难制作的就是鱼皮服。

鱼皮服是赫哲人的传统服装,起始的年代因为久远都已无从查考,但毫无疑问是有了大马哈鱼之后才有了这样让人赞叹的手艺。村子里目前只有几位老人还能制作鱼皮服,由于大马哈鱼的资源日益稀缺,所以这样的技艺也很难再欣赏到。几年前我在同属同江的街津口乡有幸见过一位妇人的鱼皮服制作过程。坐在对面,看着她一针一线地缝制着鱼皮小鞋,时间仿佛凝固了。将鱼皮衣服穿在身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长年生活在水边、山里,棉布衣料之类想必无法运达。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一边捕鱼、食鱼,一边还要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成为世人皆知的“鱼皮部落”。年复一年,他们穿着鱼皮,守着鱼皮,等来了竖着美丽犄角的鹿,也等来了裹着沙尘的风。鱼皮服上的花纹随着年轮渐渐变淡,点点斑痕日益凸显出生存的艰辛和岁月的沧桑。鱼皮服,承载了一个民族悠远的历史记忆。

“鞋虽小,要做两天呢。鱼皮从剥下、去鳞、晾干、轧熟、裁剪缝制,工序多,很累人,要花几天工夫的。”说话时,她手里的针仍然在来回穿梭。这位妇人,就是街津口乡渔业村的渔民尤文凤——鱼皮服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告诉我,鱼皮服多用大马哈鱼制成。十多斤的、二十多斤的,50条鱼的鱼皮才能做一件上衣,而且要做20多天!对这门技艺的传承现状,尤文凤多少有些担忧。会的人越来越少,仅六七个而已。与旅游部门结合、开展研究,是她下一步的理想。

八岔的下一站抚远,是中国大马哈鱼的主要产地,也是与俄罗斯通商的重要口岸之一。抚远位于版图的最东端,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隔江相望。经朋友指点,我们住进了抚远渡口边的庆丰宾馆。一进宾馆就发现门口立着一块黑板,黑板上写着每天去哈巴罗夫斯克的行程。这是我们对这个边境小城的第一个强烈印象。没有想到我们离另外一个国家能如此之近,以至于每天都有直达对岸的客车,好多在抚远做边贸生意的人都常来常往,来往两国就跟上下班一样平常。

迫切地想到江边看一看冬捕大马哈鱼的场面,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里离乌苏里江还有一段距离,不过我们来的时间很赶巧,很有可能赶上这里开春时最早的开冰仪式。于是,大家在江边的小馆里坐在火炕上喝着冰啤酒,想着第二天要去赴大马哈鱼的约会,都异常兴奋。

TIPS:

路况:先走哈同高速从富锦到同江,约有77公里,转上省道再行进公里到抚远,因为是国道和省道,所以路况都不错。

住宿:抚远的各类宾馆有十多处,很好找。建议住渡口附近的庆丰宾馆,标间元/天,主要是后院有停车场和停车暖房,非常适合冬天停车。

美食:顺渡口边有条下坡路往江边走,约多米,右手边有家餐馆做鱼很有名。各种鱼类的各种吃法在这里几乎都能吃到。

购物:位于抚远镇正阳路的正阳大市场是一个中俄贸易市场。服装、鞋帽、家用电器、汽车配件、小百货、水果,应有尽有,每个摊主都能操着流利的俄语与俄罗斯人讨价还价。

[DAY3]38公里

迎接最早的日出

抚远—抓吉—乌苏镇

终于站到了“东方第一哨”乌苏里哨所,这里位于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合处,是中国领土最东端的小镇。哨所的望塔就在江边,可以清楚地从塔顶观察俄方的动向。塔下一棵百年大树下面立着一块“东界碑”,是“东方第一哨”最明显的标志。现在的纪念碑是在原有基础上新建的,长5米、宽4米、高6米,底座采用大理石材料,设有3个台阶,抽象设计成船的形象,象征着三江汇合。碑身的抽象形状与国旗、风帆、火焰相似。其中,国旗象征着哨所守卫中国的主权不可侵犯;风帆与底座组合象征着中国航船驶向世界和平的海洋;火焰象征着太阳,与东方第一哨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迎接太阳升起的哨所含义相合。界碑北面是一片湿地。再往北就是主权争议了多年才回归我国的黑瞎子岛。

在中国大陆的最东端,最早能见到日出的地方就是“东方第一哨”。夏季凌晨2时15分,红日便从江面冉冉升起了。能在将近-40℃的环境里等着看日出,需要的不仅是御寒的羊皮袄和狗皮帽,需要的更是坚强的毅力。哨所里的士兵能看到每一次日出,他们的毅力绝非常人之所及。极度的严寒能让人的每个毛孔都变得纯净起来,一如外面的冰雪,当然不能错过那么早的日出,我于是直奔正东方的江边。果然,凌晨两点多一点儿,朝霞就染红了宽阔的江面,像红彤彤的玫瑰一样准备悄然绽放。于是,心也便沉静。当一轮红日跳出江面时,仿佛心底蓄久的豪迈便都生发出来,彻底挥尽了城市的浊气。

比起哨所,小小的乌苏镇倒显得有些不值一提,因为它几乎就不能算一个镇子。大部分的渔民都住在船上,镇里只有一两户人家开着小饭店,迎接着并不多的游客。在这里住宿条件虽然简陋,但那种江边冬夜的静谧和安宁却是让人舒服的。就连刺骨的寒意,也在这种安静里增添了几许温情。

冬捕是乌苏里江漫长严寒中的一大盛景,其意义不亚于看中国最早的日出。虽然要每年“白露”前后,也就是大马哈鱼产卵繁殖的季节才可以看到大马哈鱼最多的景象,但是冬天自有冬天的好处。一个是有可能看到难得一见的“熊抓鱼”场面。对岸俄罗斯的江边森林覆盖率比我们这边高,野生动物多,保护也好。不过到了每年结冰的时候,黑熊就会跑到我国境内来觅食,它们的脖子上都有动物保护组织的跟踪项圈。饥肠辘辘的黑熊如果见到冰面上渔民凿开的冰窟窿,自然不会放过绝好的抓鱼机会,于是也可能给我们一饱眼福的机会。

这次没有碰到黑熊,只碰到了一些凿冰捕鱼的渔民。这里的冰层跟沿途的那些小河沟不同,非常坚固,恐怕用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筑下去,也就是9个白印。渔民却有办法,他们在正午阳光最强的时候,用镜子反射阳光到冰面上,让太阳为他们开一个圆洞,然后将一根长长的木竿插进洞里,这样即使到了夜晚再上冻,也始终有一个可以突破的缺口了。

早早到了江边,没想到,辛勤的渔民比太阳起得更早。“今天收获不错啊!”一位大妈正在从冰洞的网里往下摘鱼,听了我的话抬头笑笑。旁边是她的老伴儿,在往一个大桶里装鱼。我征得了他们的同意,把桶里的鱼都铺到了冰面上,然后让老两口蹲到后面,给他们跟今天的劳动成果合个影。拍完了,大妈淳朴地笑笑说:“今天不算多呢,多的时候一天能钓七八十斤!”

旁边的大爷看我对打鱼感兴趣,一高兴就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冬季打鱼最讲究的是选择凿冰洞的位置——天气寒冷,鱼在水里不爱动,有经验的老手才能找到鱼聚集的地方凿洞;洞的位置非常关键,冰太厚的地方不容易凿,薄的地方又容易出事故。如果找不准地方,冻一天没收获事小,万一冰层破裂、掉进河里就糟了。

“难道您有透视眼?您怎么知道哪块冰下面有鱼?”我非常好奇。

“我哪有啥透视眼!”大爷憨厚地笑着说,“我生在这儿、长在这儿,哪片水坑深浅、哪片水坑是‘鱼窝’我早就摸透了。”他还告诉我,现在他的儿女都大了,工作收入都不错,老两口并不缺钱,就是冬天闲在家里没事儿做,打鱼图个乐儿。那些要靠冬捕挣钱的人,都已经拉大网捕鱼了,这种立个十字杆、小网垂钓的乐事,也在渐渐消失。

就在我们对着欢跳的大马哈鱼发呆时,突然有人说:“看,教堂!”真的,在黑瞎子教堂上有一座俄式风格的金色尖顶小教堂,那一瞬,我们好像都听到了教堂的风铃在响。

TIPS:

路况:沿进抚远城的路往回走,约20公里到浓桥路口,往东走抓吉方向,走20公里驶上水泥石板路,不久即能看到哨所。

住宿:因为小镇上只有一户常住居民,只有一个旅馆由他们管理,10月份以后就歇业了,所以冬天只能住抚远。

[DAY4]公里

抚远—饶河—虎林—密山—兴凯湖

路上经过饶河市的时候,有同伴儿的车出了毛病,我们趁修车的空闲时间去了趟边贸口岸。口岸的小市场真不错,咖啡、香烟,各种小玩意儿应有尽有,会不会俄语的小贩儿们都热情地跟买主讨价还价,一片繁荣。想想从前,几瓶伏特加或者威士忌就可以跟嗜酒如命的俄罗斯人换件貂皮大衣,如今当然没有这样的易物神话了。

过了饶河就进入了真正的林区,林场一个接着一个。一位生在东北的同伴儿说,从虎林到密山是小兴安岭林场最密集的地区,这里不但供给了建筑、家具、造纸等行业大量木材,而且也是蒸汽机车繁荣一时的地区之一。想想当年,小火车喷着滚滚浓烟在山间穿行,不断打破林海中的宁静,也给林场居住的人们带去外面的信息和各种生活必需品,让他们乏味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期盼和向往。如今,小火车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虎林的林和密山的山却依然在公路边存在着,并不因为交通介质的改变而生命力稍减。

尽管旅途少不了玩乐,但我们忽视不了那些历史的存在,更无法对历史的遗迹视而不见。虎林市这个原有的小镇因为有了一座侵华日*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而多了许多沉重。我默默地看着那些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统治下的虎头镇老照片,枪支弹药、衣物、还有虎东山那些地下遗址工事,简直无法想象当年日本人抓的劳工,是怎样一砖一瓦筑就这血泪的历史。要塞正面宽12公里,纵深30公里,由虎东山前沿阵地,虎北山侧翼阵地,猛虎山主阵地,虎西山、虎啸山后援阵地构成。地上*用机场、大型火炮阵地密布;地下结构复杂,设施完备,工程浩大,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年8月8日,苏*出兵东北,8月15日日*投降,虎头要塞守*拒降,战至8月26日结束。故虎头要塞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如今一切烟消云散,但东北人的那份情结,确实始终在心里挥之不去,代代相传。

从密山城去中俄边界的界湖——兴凯湖,就像到郊区去度周末一样简单,半小时就到了。这是一片水鸟成群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远远看去,这里全然一副海的气势,细软的沙滩,天海相连,一望无际。夜晚在湖边漫步,头顶上银河如瀑,不时有流星划过。因为是冬天,不能享受在湖边扎营的乐趣,也不能体验一下凌晨3点被水鸟叫醒的“服务”,不过晴雪初霁的湖景更让人沉醉。

不约而同地,大家就相约夏天再来兴凯湖,因为这里虽然有一两处浴场,却几乎没有被开发,想找到原始的地方露营相当容易。春江水暖时,来湖边坐着发发呆,在沙滩上捡捡鸟的大羽毛,或者有兴致了去分辨无数鸟群中有没有珍奇的种类,那又是一次惬意的旅程。

TIPS:

路况:从抚远去密山的路全程为省道,前半程是以土路为主、部分道路为水泥路和柏油路。路边村镇、山林景色动人。虎林是林场密集的地区,如果时间充裕,可进入林场多停留一天,感受一下林场工人的生活。

住宿:密山宾馆是当地最好的宾馆,标间80元/天,院内可以停下几十辆车。如果是夏天可以在兴凯湖边扎营。

[DAY5]公里

兴凯湖—密山—鸡西—牡丹江—宁安—东京城—镜泊湖

同样是湖,位于宁安市西南的镜泊湖就与兴凯湖迥然不同。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典型熔岩堰塞湖,约形成于一万年前。它在历史上曾经有“忽汗海”等称谓,到明代被称为“毕尔腾湖”,意思是“水平如镜的湖”,其实跟今天的“镜泊湖”如出一辙。因为湖区清幽静谧,多年来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在若干摄影师的镜头里,从镜泊湖的著名景点吊水楼拍出去的水瀑奇观已远近驰名。敦不知,冬天在这里看冰瀑却另有一番滋味。尤其是这几年气候变暖,冰瀑间偶尔还有水瀑出现,就更增添了它的壮观度。

镜泊湖水瀑下的深潭真是名副其实,清平如镜,最妙的是它夏天温和,冬天不冻,所以既是夏季优良的避暑地,又是冬天难得的观水景区。整个湖区形如蝴蝶,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吊水楼瀑布,它的落差高达20米,丰水期时水帘横空,如飞珠碎玉,景色十分宜人。我们到的时候正是*昏,巨大的冰瀑中间有流水潺潺,一时竟分不清是夏是冬,只觉得满目水光潋滟,心中充满意趣了。

踏上张广才岭东南坡,沿着山路上行,登上火山顶时,眼前会突然出现一个个硕大的火山口。据科学家考察得知,经千万年沧桑变化,大约一万年前的火山爆发,形成了低陷的奇特罕见的“地下森林”,故称火山口原始森林。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的狭长形地带上,共有10个。它们的直径在米至米之间,深在米至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口为最大,直径达米,深达米。

等我们告别了镜泊湖的清晨,东北的年味儿已经越来越浓了。回程的车上没有多少土特产,却载满了淡淡的温情。忽然就想起了儿时的教科书上说雪地里的麦苗,像“盖上了一床厚厚的被子,暖暖的。”那就是我最真的感受了。TIPS:

路况:回到密山后,再转向鸡西方向,国道上偶尔有修路的路段,需要下道行驶,不影响通行。进入宁安和东京城区路况有些乱,注意躲避行人。

住宿:镜泊湖周边的度假村冬季一般都歇业,可以住东京城的东林宾馆,标间元/天。

美食:镜泊湖周边没有特别好的餐馆,可以体会一下农家风味,回铁岭的路上过蛟河市约19公里可以到庆岭,国道边就是著名的“活鱼一条街”,全国闻名。此地冷水鱼远比其他地方的同类鱼味道鲜美。

(以上攻略摘自《自驾中国·甲午冬》马明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在旅行书籍铺天盖地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做《自驾中国》?那是因为当人们过多地把目光投向“50条最美线路”、“中国十大古镇”、“中国十大名山”这样的资讯式归纳时,还没有触及到路上的灵*,还没有找到寄托内心的港湾。

说起四季的不同,人们往往会想到风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实际上,四季所表达的内涵远非风光之所及。春日问绿茶,明前雨后;夏日观夜空,斗转星移;秋日品醇酒,谷稻飘香;冬日访皇陵,沧海桑田。

《自驾中国》春、夏、秋、冬四季丛书通过人文专辑、当季热线、公路专辑、行摄专辑、自驾+X等多个板块,十多篇重磅美文,深度的文字、震撼的图片解读了自驾文化,更剖析了路上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季里去林海雪原吧,跟着自驾中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