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来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江西来旅游来考察来学习。江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我们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传说江西地区最早的居民是“三苗”,但自从三苗部落首领蚩尤被*帝与炎帝联合打败以后,三苗部落的人退居到蛮荒之地,江西地区便逐渐被百越族占据。江西地区的百越人最早从何而来,又迁到什么地方去了,已很难查考了。据中国古代文献中最古老和最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著作《尚书》中的一篇《禹贡》所记载,当年大禹治水平天下,根据河流走向将中国分成九州,江西属于古九州中的“扬州”(也有资料说是“荆州”)。当时的江西人烟稀少,到处都是森林、湖泊、沼泽、瘴气非常多,还不适应人类居住生存,只在鄱阳湖沿岸分布着一些人类的聚居点,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番(现在的波阳县境内)与艾(现在的武宁、修水县境内)。整个春秋时期,江西夹在吴(或越)、楚之间。战国时期,楚灭越,江西最终属于楚国。所以有人说江西是吴头楚尾。
公元前年(也有资料说是公元前年)秦始皇派遣官拜国尉的大将屠睢(音sui岁)率50万大*分路进攻南方的越族。其中一支进入江西,沿赣江南下翻越大庚岭,到达广东境内。江西地区从此正式纳入秦朝中央*府的行*管辖之下,当时的江西隶属于九江郡,可九江的郡治并不在现在的江西,而是设在安徽的寿县。后来刘邦夺得天下,在汉高祖五年也就是公元前年的时候,汉将灌婴率*平定江西,西汉中央*府在江西地区设立豫章郡,郡治南昌,为什么叫豫章郡呢?历史学家说江西母亲河赣江原称豫章江,当年就是以这条河流的名字来命名的郡名。当时豫章郡下辖18县,分布在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这时的江西人口不多,县与县之间还是空旷的无人地带。这18个县与其说是中央*府辖下的行*区域,不如说是纳入*府管辖下的18个聚居点。但无论如何,豫章郡和它所辖的18个县奠定了现在江西地区行*区划的基础,后来的县市大都是从这18个县拆分来的。从两汉到三国再到东西晋直到隋朝大统天下,江西都因为地理位置较偏,很少遭受战争侵袭,反而很多北方民族的人逃难来了江西,使得这块地方不断得到开发,越来越繁荣昌盛。在开元二十一年公元年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出于*事考虑将当时的江南道一分为二,改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现在的江西基本上就是当年江南西道的范围。宋朝时改道为路,江西分属于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综合两宋辖境来看,在州县一级已大致确立了现在江西的管辖范围。元朝建立后,元中央*府在地方上设立了行中书省的制度,这也是现在省级行*区划的由来,但元朝的“省”远大于今天我们所说的“省”,像我们江西行省包括了今日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而赣东北地区则属于江浙行省。所以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很多广东人都是江西人的后裔。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年,朱元璋改江西行省为承宣布*使司,习惯上仍旧称省,并保留南赣巡抚。这时候的地域与我们现在的省境大致一样。清承明制,仍设江西省,变动不大。明清时期江西的山区已得到开发,出现了很多山区县,到民国时期仍沿袭清朝旧制,没什么变动,就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在年的时候被划给了我们江西,其实大家仔细注意一下会发现其实江西地图就像一个美人头,一个美人侧脸的样子,而它的后脑勺就是婺源,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当时蒋介石看地图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有意思的现象,所以蒋介石就一拍脑袋说,江西这个美人头没有后脑勺多可惜啊,来,把婺源给江西,江西就完整了。呵呵,无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现在的江西可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江西和那些地方挨着呢?很容易看,来,大家现在拿出您金贵的手掌,和我一样竖起来,在这个手掌的最上方,这是北边,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我们一一来看,这北边是江西唯一的港口城市---九江,它靠着中国最长的江----长江,九江上通重庆,下达上海市并可以延伸海外。九江港是东西水运,南北水陆中转的重要枢纽港,最高年客运量万人次,最高货物吞吐量0万吨,分别居长江各港口的第二位和第四位,九江港是江西唯一的对外口岸,年陈江会后,九江正式开放为对台直航港口。九江隔着长江和湖北安徽对望,九江最出名的景点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华十大名山---庐山。
接下来我们看手掌的左边,这是西边,江西最大煤炭基地在这----萍乡,在萍乡所辖的安源煤矿这是我们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和这个摇篮挨着的还有一个摇篮,就是我们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井冈山坐落在吉安境内,吉安是一个文风颇盛之地,从隋朝年间开科取士到清朝最后一届科考,这小小地方出了进士将近名,有三千进士冠华夏的之称,像我们非常熟悉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高产诗人杨万里、《永乐大典》总纂书官解缙、民族英雄文天祥都是吉安人,连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和受大家尊敬的改革大师邓小平还有现在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他们仨的祖籍都是吉安。吉安以及萍乡都和火辣辣的湖南挨着,所以这里的人和湖南人的个性一样,爱憎分明,尤其吉安,所以这里出的将*多。
在手掌的最下方是南边,这是江西的最南边,所以这一带俗称赣南,我们江西最大的城市---赣州的所在。江西一共有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是南昌,建成时间长,又是历代都会;一个是景德镇,这大家都知道,景德镇是瓷器而闻名天下,中国的英文名还是从景德镇的瓷器演化来的;而赣州作为一个比南昌建县历史还早并且宋朝历史遗迹保存完好的城市也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脐橙之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风水发源地(赣州三僚是中国风水发源地,风水文化从赣州走向世界)等美誉。
全市总人口万(年),约占江西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客家人就将近万,占总人口的95%以上,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赣州境内主要有三条江,章江、贡江、赣江,而赣州就是我们江西母亲河赣江的发源地,章、贡两江在赣州老城区的北端龟角尾处汇合成赣江,之后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作为“千里赣江第一城”的赣州也因这两江汇合而得名,而江西的简称“赣”也来源于这条江。大家来做个语文题,我们把这个“赣”字拆开来看,您会发现,这是章、贡、反文三个字组成,对吧?在唐朝唐代宗李豫朝时,当时为避皇帝李豫的名讳而把当时的“豫章江”改名叫“赣江”,这个赣字就是当时生生造出来的,有人说这是朝廷希望在这条江边生活的人们,才华能像这江水一样滔滔不绝,写出更多精彩的文章,培育出更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所以在贡字的上方加了一个反文,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这个江西最大的城市,却真的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里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府所在地,有“共和国摇篮”的美誉;于都是红*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兴国是中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将*县,年第一次授勋时这里的将*数量仅次于湖北的红安,成为中国第二大将*县。当年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从到年主*赣州达6年之久,励精图治,使得赣州在抗战期间成为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
赣州还是江西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铜、钨、铀、钽、稀土、金、银等的丰富的矿产资源被称为“七朵金花”,世界最大的钨矿就在这。(不过在年6月6日,国土资源部网站发布消息,江西九江市武宁县大湖塘地区经过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经过18个月的勘察,勘出该区一探明储量为万吨的钨矿,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钨矿)
赣南客家人的主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七次人口迁徙潮流带来的,赣南是与闽西、粤东相提并论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大都是以赣州为基点,然后再迁徙到广东福建去的,所以这赣州就靠着广东。
*治上的赣州享有部分副省级城市待遇,赣州的市委书记至年到至今的10年里,连续两届一直高配省委常委,官方排名高于副省长。赣州现在是江西大力发展的一个城市。
好现在看我们的手掌右边,这是东边,这是江西一个才子之乡美誉的抚州,它的上方就是上乘富饶之地---上饶,这两个城市和福建浙江挨着,江西最美的山岳景点---三清山就坐落在上饶境内,最美的乡村婺源现在也是上饶管着;这个上乘富饶的地方有亚洲第一大铜矿——德兴市铜矿。
当年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叹抚州为“光照临川之笔”,这地方出了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还有文学家同样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另外还有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北宋著名词人晏殊、南宋心学大师陆九渊,还有被毛泽东亲切的誉为“马背上的书法家”舒同也是抚州人,而著名的音乐家盛中国和弟弟盛中华两人祖籍在抚州。
大家从我的介绍中看出,自古这地方的人就很会读书,而现在抚州一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等重点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占江西考取这两所大学总数的1/3。所以现在很多望子*的家长,想法设法也把自己的孩子塞到这地方来读书。
抚州这地方的交通也非常的便利,我们从南昌出发如果去瑞金的话,会经过这个城市,而年3月13日江西第八座民用机场选址就定在抚州金溪,金溪是南宋心学大师陆九渊的家乡。江西的民航事业也是在飞速发展中,现在通航的机场有六个,再建的一个,分别是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赣州*金机场、吉安井冈山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九江庐山机场、宜春明月山机场等六个民航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已经于年7月8日开工兴建。说到机场,在抗战时期,远东地区最大的机场就在我们江西的省会城市南昌,叫做三家店机场。年9月4日,为了更彻底的围剿中央红*摧毁中央苏区,蒋介石在已经有了一个老营房的基础上,又选中了当时还很荒芜的青云谱新溪桥地区,动用了江西八十三个县,29万劳动力,在一年时间内紧急修建了超大规模的三家店飞机场。据《青云谱区志》记载:三家店飞机场建成后,“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机场”,到抗战时期,这个机场被认为是“远东第一机场”。与此同时蒋介石还聘请意大利人查地为顾问,采用德国技术,在三家店机场附近建立了中国和意大利合办的飞机制造厂,也就是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现在叫洪都集团)的前身。由于南昌处于战略要地,所以当时中国仅有的架战机就有架部署在南昌机场。
回到我们这个手掌,我们看整个江西的东南西北,是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环水大家都知道是在北边,这三面环山的部分分别是东边的怀玉山、武夷山,与浙江和福建接壤,南边大庚岭、九连山和广东挨着,西边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与湖南靠着,形成了一个东、南、西三面山地丘陵环绕,向北开口的不闭合盆地,就像一个装垃圾的“簸箕”。比喻虽然粗俗了点,但我想大家一下就能明白我们江西的地形是什么样的了!
古代的江西得天时地利,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像东晋王朝在外的三大粮仓有两个就在江西境内;唐朝江西的茶叶以浮梁出产最多,所得的茶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宋代景德年间,景德镇成为御用瓷器的主要生产地,这里生产的影青瓷是宋代制瓷业的最高水平;到元代时,江西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并且南昌成为全国第二大印刷中心。
有许多考古证明可以证实古时的江西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个世纪,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吴城遗址,新干商代大墓等三项考古发掘入选“中国20世纪项重大发现”。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发现证明江西古代的居民是世界最早的水稻种植者之一。吴城遗址新干商代大墓中出土的青铜器,证明早在三千多年前,赣江流域存在一个与殷商王朝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青铜文明中心,这两个考古发现改写了江南地区古代文明史,打破了“商代文明不过长江”的论断。此外新干大洋州战国大粮仓遗址也证明了战国时代江西的粮食仓储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平。可是到了明清时,江西人的生活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陷入困苦,经济、文化都逐渐处于落后状态。但是勇敢的江西人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积极响应太平天国运动,呼吁维新变法,参加辛亥革命光复江西的斗争,举行湖口二次革命,为改变自己被压迫与剥削的命运而英勇斗争。直到中国解放,江西人民迎来了新的希望。可以说江西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为中国古代南方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我们江西总面积达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的第一位,但人口不是最多的,才4万多一点(截止年底的数据为.93万人)。全省共有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11县级市,70个县,20个市辖区,南昌市是我们江西的省会。
江西素有“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与庄田”的说法。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60%,平原及平地占30%,水面占10%,除常态的地貌之外,还有岩溶、丹霞和冰川等特殊地貌类型。江西是整个中国最多河流的省份之一,水资源列全国第七位,共有长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多条,常年有水的河流多达条,有五条河流为最大,分别是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赣江是全省第一大河,也是长江八大河流之一,全长公里,自南向北纵贯全省,最后注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全世界第一纬度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中国古代运输全靠水运,所以江西历史上是个非常富裕发达的省份。其他大部分河流和赣江一样也汇入鄱阳湖,再由鄱阳湖在九江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侯鸟保护区,这里是鸟类越冬的天堂,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多达余万只,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54种,世界濒危鸟类13种,区内集中了世界95%被誉为“中国第二长城”的白鹤,总数只左右,还有世界最大的鸿雁群。有句话这么来形容的“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地不见湖边草”。看候鸟最佳的地方叫吴城,坐落在九江市的永修县境内,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都是观赏候鸟最佳的时间。说到这个吴城,它可是我们江西传统四大名镇之一,除吴城外,还有宜春樟树镇、上饶铅山县河口镇、最后一个镇的名气最响亮,大家可能都猜到了,对,景德镇!除景德镇是手工业发达而闻名天下,其他三镇都是因为交通便利而闻名江西,樟树镇现在是一个县级市,改名叫樟树市了,它不但是江西交通便利的地方,还是江西著名的酒都和盐都还是中国著名的药都,素有“药不到樟树不灵,药不到樟树不齐”的说法,每年10月都会举行盛大的“全国药材交易会”,截止到年已经举办44届了。说到酒都,爱喝酒的朋友都知道江西最出名的酒是“四特酒”,它就是樟树四特酒厂生产出来的,它的出名源自于年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的时候,当时的周恩来总理让四特酒厂送了一车四特酒上庐山,让与会领导品尝。据说当时周恩来总理品尝完后,送了八个字给这酒“清香纯醇,回味无穷”,从此四特酒名扬天下。(关于四特酒的介绍,可以找机会再详细说,这个时候不宜铺开了说)。
江西的工业放到全国来说,算是比较薄弱的,但我们还是有一些拿到出手的品牌,除了四特酒外,还有出了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等拳头产品的江中制药;“千里江铃一日还”的江铃汽车;“他好,我也好”汇仁肾宝的汇仁制药;拥有洗洗更健康“妇炎洁”和“优卡丹”的仁和药业;出了皇禽烤卤的煌上煌集团;生产出魔烟金圣的江西中烟;在电机电源和软件产业有突出表现的泰豪集团;中国的鸭鸭世界的朋友,生产出鸭鸭羽绒服的鸭鸭集团;以木雕发家的果喜集团,这个老板张果喜了不得,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家还在小心翼翼地谈论怎样赚钱成为万元户的时候,他已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亿万富翁,到现在这个企业还发展的非常不错,而且现在还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民营企业(小知识:年6月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果喜星”,张果喜成为中国企业家摘“星”第一人);景德镇不但以瓷器而闻名天下,同时也是一个工业多元化的城市,昌河铃木是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拳头产品;中国第一条无氟电冰箱的生产线落户景德镇的华意冰箱;这些只是江西工业的一个缩影,可以说这些年的江西正在厚积薄发,奋勇直追,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向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目标前进。截止到年初,江西共有高速公路里程数达公里,跃居全国高速公路里程最多的十大省份中的第八位。这些年江西的经济就像这一条条不断刷新记录的高速一样,在刷新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年江西的GDP达到亿元,排名第23位(根据人民网的统计)。可以说从年“猛建筑”的孟建柱书记来了我们这,我们江西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一点都不过分,所以很多来到江西的游客都说,江西变美了,这些美不但体现在城市的变化,也体现在江西各个旅游景点也有了很多的改善。
我们说江西是一个红色的摇篮,绿色的家园。江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比较分明。我们江西的生态环境非常不错,截至年底,江西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3.1%,与福建省并列全国各省(市?区)森林覆盖率首位?所以很多朋友初来我们江西都说,江西真的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好地方,所以我们江西是一个绿色的家园。
红色摇篮指的是江西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江西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有25万烈士之多,占全国的六分之一。革命的江西素有六大摇篮的美称,哪六个呢?第一个摇篮在江西的西边,年9月在萍乡安源,由刘少奇、李立三等人领导了路矿工人进行了大罢工,史称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中“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以完全胜利而告终,这里被誉为“中国的莫斯科”、“无产阶级的大本营”,所以这里被称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第二个摇篮回到我们的省会南昌,年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屠杀共产*人和工人积极分子的四一二反革命*变,接着汪精卫又在武汉宣布分共,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口,以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领导下,年8月1日凌晨2点,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了,但庆幸的是由此而诞生了新中国*队中的第一支有生力量,所以南昌被誉为“英雄城”,这里是人民子弟兵的诞生地,这里是中国人民*队的摇篮,年江泽民同志就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南昌人民挥毫写下了“*旗升起的地方”;第三个摇篮,我们又要回到江西的西边,年9月9日,在以毛泽东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带领下,0多热血儿女在江西和湖南的交界处,打响了震惊中外的“秋收起义”,面对敌强我弱,最终起义失败了,但毛泽东并不气馁,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审视适度,把这支残缺不全的队伍带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他作出了一个伟大革命尝试,为黑暗的中国找到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权。历史证明,毛泽东是对的,所以这个原本落后贫穷的山脊,这个本籍籍无名的小地方,也因为有了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尝试,变成了中国革命的母胎盘,中国革命根据地的摇篮。第四个摇篮,要去到江西的南边,年至年间,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三次到达寻乌,就在这其间,毛泽东做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所以说赣州寻乌是*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源地,是中国共产*思想路线的摇篮;第五个摇篮,还是在江西的南边,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府,选举毛泽东为*府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大会主持人任弼时在大会上第一次称呼毛泽东为“毛主席”,并请毛主席为大会题词。毛主席提笔书写了:“苏维埃是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ps:记不住就不用说)毛主席的题词使参加大会代表们激动万分,大家高呼“毛主席”,从此“毛主席”这个称呼随毛泽东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而就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共产*人在瑞金进行了治国安邦的实践,积累了执*的经验,为共和国的建立,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预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瑞金因而被称为“共和国的摇篮”,解放以后共有40多个部委和局级单位到瑞金寻根问祖;第六个摇篮要又回到省城南昌,年10月,随着林彪的“一号命令”邓小平被送到南昌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改造,住在离工厂不远的望城岗,这里是福州*区南昌步兵学校,现在叫南昌陆**官学院,邓小平夫妻俩带着继母夏伯根住进了原校长许光友的房子(又称“将*楼”),考虑到邓小平的身体和安全,工厂的领导就和一个围墙之隔的步兵学校领导商量,就在围墙这开一道门,让邓小平夫妻二人从这门进出,很快路修好了,邓小平每天风雨不断从这条小路往返于工厂和住处,在这条小路上,邓小平走了3年零4个月,也思考了3年零4个月,他在思考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认定了的真理!所以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再次复出,坚定地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了*和国家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折。而这条邓小平走过的小路,也有了不平凡的名称-----小平小道,这是中国改革的思想发源地,所以我们把这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的摇篮”。说了这么多摇篮,其实还有一个摇篮我没说,大家看说着说着,有一部分朋友就被我说睡着了,在这个摇篮的车上安然入睡了,呵呵,这个摇篮就是我们的车,好了,既然大家有了睡意了,就再好好的休息一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