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色交通线建立时的政治军事态势 [复制链接]

1#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年7月中国共产*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共产*的火炬也照亮了北方大地,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使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以哈尔滨为中心,并在密山等地设立国际交通站,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联系,护送赴苏联学习人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修建*事要塞,实行法西斯统治,归屯并户,切断人民与抗联部队的联系。战斗在鸡西地区的抗联四*、七*等抗日队伍,奋起反抗,与日寇浴血奋战,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东北抗联不仅一度与*中央失去联系,还要面对严冬的寒冷与饥饿的考验。红色交通线的建立至关重要。一、东北国际交通线的建立“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到苏联学习探讨中国革命的斗争道路,往来苏联传送中央文件、情报,已成为必然。年7月,中国共产*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成立。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远东各国共产*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国民*,以及中国工人、农民、学生、妇女等革命团体的代表共39人参加了大会。7月,中国共产*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大会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关于共产*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确认中国共产*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不久,*在东北地区经哈尔滨和绥芬河、密山、满洲里等地建立了国际地下交通线。年初,中共北满地委成立,并很快在哈尔滨道外晶水街“哈尔滨书店”成立地委机关地下联络站,负责人秦墨林。同年5月,为了掩护迎送往来于苏联的中共领导干部的任务,北满派苏子元、王纯一到中东路上的绥芬河建立了国际交通站。次年,中共北满密山国际交通线(站)建成并工作。(北满省委(哈尔滨)——吉东特委(牡丹江)——密山县委(当壁镇)——苏联境内的图里洛格至海参崴的国际交通线)。国际交通线(站)直接受“第三共产国际派驻海参崴的国际交通联络总站吉东特委绥宁交通局领导”,这条交通线史称“红色丝绸之路”。年,共产国际为加强同中国东北地区*组织的联系,在哈尔滨设立了国际交通局,并分别在哈尔滨、满洲里、扎赉诺尔、博克图、绥芬河、密山等地新建和续建了多处交通站及联络处,加强和扩大了交通员队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严密、安全稳定、高效运转的国际秘密交通网络。中苏之间红色之路的具体路线:一条是由上海乘船到大连,然后乘火车经沈阳、长春抵达哈尔滨;另一条是北京乘火车经天津、沈阳、长春至哈尔滨。哈尔滨作为中转站,又分为东西两条路线通往苏联:一条是从哈尔滨乘中东铁路火车西行,经满洲里出境,换马车到赤塔,再乘西伯利亚火车到莫斯科;另一条是从哈尔滨乘中东铁路火车东行,经绥芬河出境,或乘马车或步行到格罗捷阔沃,再到海参崴换乘西伯利亚火车至莫斯科。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占东北的战争后,中共满洲省委、哈尔滨特委、吉东省委、东满省委,都相继建立了国际交通站,负责从本级机关到中共中央(上海)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的**情报传递与通信联络。尤其是年10月红*长征后,中共满洲省委与上海中央局失去了联系,东北地区*组织改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直接领导。所以,建立国际秘密交通站(线),是连接中共满洲省委与*中央、共产国际、抗联部队的红色血脉,至关重要。同时,共产国际认为,日本侵占满洲是反苏战争的开始,日本对华战争就是进攻苏联的序幕,为此,共产国际加强了在满洲的情报工作。据哈尔滨*史资料记载,哈尔滨同时存在过4个以上的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他们主要任务是搜集日本关东*和伪满洲国的*事、经济活动情报,对*事和经济目标进行破坏。年起,哈尔滨各情报组建立了4部电台,大量有价值的情报随着电波发往苏联。交通线(站)至少有以下4条:1.哈尔滨至满洲里越苏境,经伊尔库茨克,到莫斯科中共代表团驻地——柳克斯旅馆;2.哈尔滨至黑河国际交通站,越黑龙江,经海兰泡至莫斯科或海参崴;3.哈尔滨经牡丹江密山国际站入苏境,经图里洛格至海参崴;4.哈尔滨至牡丹江绥芬河国际交通站入苏境至海参崴。年初,中共满洲省委撤销。年,中共中央驻莫斯科代表团撤回国。加之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加强围剿扫荡,在年前后东北*及抗日联*相继进入极端困难时期。此刻,中共北满省委、吉东省委、东满省委,在坚持与敌战斗周旋的同时,也得到了苏联共产*及远东*区的帮助和指导(东北抗联联系中央*组织与莫斯科代表团渠道不通,即同上级中央*组织失去联系),并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之对应地区开设了交通线(站),主要有以下3条:1.北满省委及第三路*经黑河或嘉荫、萝北,越黑龙江进入苏联境内至伯力;2.吉东省委及第二路*经饶河或虎林、密山,越黑龙江(乌苏里江)进入苏联境内至伯力;3.东满省委及第一路*,从绥芬河、东宁、珲春入苏境,到双城子等地。上述交通线(站)的开辟,为东北抗日**领导人和抗日联*战士来往于苏联远东边境地区和东北战场,提供了方便,增强了生存力和战斗力。同时,上述交通线也是年至年,东北抗日联*教导旅和在北满坚持斗争的抗联小分队,潜入苏联或潜回国内进行战斗侦察的主要交通联络线(站)。这些交通(线)站的建立,不仅为加强中国共产*同苏联的联系起了作用,成为东北*组织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红色交通线,多次在恶劣环境下出色完成传递情报与*的指示,掩护来往于中苏的中共领导的枢纽,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当壁镇是密山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密山市是中国共产*活动较早的地区,具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而位于浩瀚博大的兴凯湖西北岸的当壁镇,又是密山最早建立*组织的地方,也是密山革命的策源地。年8月,中共北满特委决定派中共*员池喜谦(池活、李亨哲、池学哲)、张山海、崔荣甲(3人均为朝鲜族)到密山建立*组织。年9月,北满特委在密山建立了中共密山特别支部,下设5个支部。有当壁镇支部、五道岗支部(现密山市富源乡)、二道岗支部(现密山市连珠山镇)、一撮毛支部(现鸡东县明德乡立新村)和龙王庙支部,*员达到20人。为了便于工作,主要领导都兼了支部书记职务。由池喜谦担任特别支部书记和当壁镇支部书记;金山海任五道岗支部书记;崔英俊任二道岗支部书记;姜时雨任一撮毛支部书记;蔡奇峰任龙王庙支部书记。并筹建密山县行动委员会,任池喜谦为行动委员会主任,任张山海、崔荣甲为组织委员,任*继兴为宣传委员,任张山海、蔡奇峰为*事委员,任金淑姬为妇女委员,任权相佑为青年委员,任崔英俊、韩熙为行动委员。年10月,满洲省委依照地理关系和配合斗争的需要出发,决定将密山特别支部改为密山县委。10月末,北满特委指派特派员朴光瑞到密山组建密山县委。决定池喜谦任县委书记。委员有:金山海、*继兴、张山海、蔡奇峰、崔英俊、韩熙。朴光瑞在密山期间,部署了发展*员和组织活动等有关事宜。池喜谦从宁安县来到密山当壁镇,以投靠其父亲种地为名开展地下工作。当时当壁镇是对俄贸易口岸,街道繁荣,人口来往较多。当壁镇当时也是密山朝鲜族迁来定居较早的村庄。年已增到90多户。池喜谦的父亲池章会原是朝鲜族早期抗日团体首领之一,年开始假装为聋哑人,隐居当壁镇,开了一个小药铺,以给村民看病为生。池喜谦到当壁镇后住在许益家,找到宁安县四中同学权相佑与延吉来的*继兴联系村里人,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挨家挨户宣传革命道理,暗地里发展*员。不到几个月,把*继兴、金山海、权相佑、韩熙、崔英俊、蔡奇峰等朝鲜族青年发展入*。密山县*组织建立后,在朝鲜族积极分子中发展*员20多名,同时县委组织密山团县委、密山县苏维埃准备委员会在县城(今知一镇)散发革命传单十多种,并决定在年12月11日(广州暴动纪念日)发动密山暴动。为了夺取武装,建立游击队,开展游击战,密山行动委员会决定分3个分队在二道岗、五道岗、龙王庙同时解除自卫团武装。同时,密山县委按照李立三要组织地方暴动的指示精神,组织了农民协会密山县支会、反帝国主义同盟密山县支部、密山县苏维埃准备委员会等群众革命组织,制定了密山秋收暴动纲领。这次暴动计划于12月20日开始实施,行动委员会的骨干到各处召集参与暴动人员,集结到龙王庙(中苏边境附近),共21人。由金山海带队到龙王庙朴春吉家准备暴动时,因组织不严密,坏人告密而失败。当时北满特委巡视员朴光瑞、行动委员会主任池喜谦和其他行动委员会委员在当壁镇等候派去龙王庙夺取武装的同志回来一起解除当壁镇保卫团武装。龙王庙行动的失败,暴露了行动委员会暴动计划。次日凌晨,密山保卫团大部队和*警包围了当壁镇,行动委员会行动暴露,他们只能寻机隐蔽。因此,朴光瑞、池喜谦、池雨根、*继兴等越境去苏联。这次密山行动委员会组织的农民暴动影响较大。吉林省*府下令,解散密山县朝鲜人学校。密山县*府下戒严令,夜间禁止演戏,出入县城须验证报告,对朝鲜族群众尤为严苛。这次暴动直接参与人数21人,被捕13人,分散至苏联境内的有8人。被捕的13人押送县城审讯。次年9月20日,金炳植、崔虎哲、崔成俊3人因嫌疑证据不足,家长和其他人出面具保,被交保开释;吴心默、李先2人被驱逐出境。朴秉律、李春基、金京范、崔东成、李在天、韩吉相、韩润宝、宋松俊8人押送到哈埠*法会审讯处理。当时国民*内*部已经多次发文通知各地:“据情报,‘共产’中央发出‘各地组织12月11日广州暴动两周年纪念活动,而从12月9日起举行反*阀暴动的通告’,因此要求各地严格查禁共产*活动。”密山预备团和公安局接到通告,对共产*的活动严密监视,防备森严。在这种形势下,组织农民暴动是决策上的失误。据池喜谦的回忆,这是一次当时受*内“左”倾路线的影响,盲目的、毫无准备的盲动主义行为,结果造成*组织被破坏,当地朝鲜族同胞受监视和折磨,造成一场灾难。池喜谦、*继兴逃到苏联两个星期后又返回当壁镇,但敌人天天搜查,挨家挨户查户口,使其无法站住脚,他们便离开密山转往宝清、虎林、饶河等地。之后,池喜谦为了与组织取得联系去哈尔滨途中,在梨树镇见到北满特委巡视员金大秀。池喜谦接到新的指示后,到中共穆棱县委宣传部部长金英家时,遇到叛徒金显根,池喜谦又离开此地到申玄俊家住宿时,被追赶来的当地保卫团逮捕送回密山监狱。刚刚成立的中共密山县委遭到了破环,*员总数由年的20人减少至7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共密山地区*组织的建立和初期的革命活动,虽然没有形成燎原之势,但已在密山这块黑土地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播下了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三、密山抗日会的成立及抗日活动年初日*侵占密山后,第十师团兵力被抽调至热河战场,密山只留下二十七联队的1个步兵大队。因此,日*只占领了穆棱河南的平阳镇、半截河、密山县城等几个较大城镇,其活动范围也只在当日能返回驻地的行程之内。穆棱河北岸重峦叠峰,除了哈达河街有日*1支小部队外,其他地方敌人尚未涉足,中共密山县委就设在穆棱河北紧靠山边的哈达河头段,这一带也就成了密山人民反日斗争的活动中心。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绥宁中心县委为了加强对密山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年冬先后派遣朴凤南、李成林、*玉清、朱德海等20余名*员干部来到密山开展工作。他们的到来,充实和加强了密山地区*组织的领导力量。密山的30余名*员干部深入群众,揭露日*的侵略暴行,号召密山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开展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有志之士在*的影响下,纷纷加入抗日斗争的行列。密山*组织的工作重点,由推翻*阀统治转变为驱逐日本侵略者,活动范围由朝鲜族扩展到中华各民族群众之中;组织上,在发展*的力量的同时,积极组织抗日群众团体和抗日游击武装斗争。这些重要变化使*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使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抗日热情得以焕发,促进了密山抗日会的产生和发展。在密山县委和广大*、团员、积极分子的努力工作下,群众性的抗日会、妇女会、儿童团先后建立起来,在柞木台子、西大林子、知一东门外、白泡子、当壁镇等地,都有反日会或反日小组的活动。年3月6日,密山县抗日总会在哈达河头段正式成立,该会由*团员和人民群众中的抗日积极分子组成,是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以反满抗日为宗旨的群众团体。抗日会的任务是协助*开展统战工作,扩大抗日力量,巩固抗日根据地,支持和配合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大家推举了县委副书记张墨林、县委宣传部部长李成林、*员阚玉坤3人为总会负责人,总会下设组织、宣传、妇女各部,并设有哈达河、哈达岗、柞木台子和西大林子4个分会。会员分布在哈达河、西大林子、柞木台子、平阳镇、向阳等地。抗日总会提出的口号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不当亡国奴!实现民族独立!年6月,李延禄领导的东北抗日救国游击*进入密山活动。年3月,中共密山县委创建密山抗日游击队,随着*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和抗日统一战线指导方针逐步推行,密山抗日会的工作也日渐活跃。反日会的组织不仅在全县农村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县委根据满洲省委关于开展士兵工作、发展抗日武装斗争等指示精神,积极开展了组织抗日武装的活动,曾先后派人到反日山林队、自卫*残部和一些地主武装中去工作,会员甚至发展到了伪*、伪警、大排队之中,总人数达余人,其中有农民、士兵、山林队的头领和哗变的伪*头领。原自卫*二十六旅残部在日*进攻密山时退到了哈达河,为争取这支部队继续抗日,县委派县委委员金佰万,*员李太俊、洪春洙和一名团员到这支部队中工作,同时抗日会负责人李成林和李根淑(南山县委妇女部长)组织抗日会会员携带大米、猪肉等慰问品和宣传材料到部队进行慰问,朝鲜族妇女抗日会会员们把自己心爱的裙子剪开裁成手帕,上面绣上“抗日救国,抗战到底”等字样,送给官兵们,抗日会会员们的热情慰问,使许多官兵受到感动,偷着跑出来参加反日会的活动。

(待续)

摘自《鸡西红色交通线调查研究》

本期编辑:周洪臣

责任编辑:李慧

审核编辑:聂书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