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农场历史(六十一团)
(王树搜集整理)
在祖国的东北角、辽阔的三江平原上,星罗棋布的黑龙江农垦农场群中,创业农场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三连张建国提供。这节车厢大部分是三连的知青。启动的瞬间将改变我们的一生)
创业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富锦市与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四市县边境交界处,东经°50′~°20′、北纬47°10′~47°52′52之间。南临七星河、北依别拉洪河,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以盛产水稻而闻名。农场有5个管理区、13个场直单位和19个驻场单位。常住人口人,辖区控制面积平方公里,东西长26公里,南北25公里。
欢送开发14连的知青
坐上爬犁向14连进*
年12月26日,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就根据屯垦戍边的需要,由国家投资,并由第三师抽调人员和机械组建第六十一团,隶属第六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创业农场的所在地过去是一片千古荒原,人烟稀少,遍地沼泽,荒草连天,野兽出没,蚊虫肆虐。
年1月,第一批由3个农场抽调的人进入“火烧孟”一带(传说,伪满时期姓孟的地主在此种植大烟,因雇工反抗其残酷剥削而烧毁了全部房屋,故称“火烧孟”)伐木建场。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第一批进点的人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拉开了建场的帷幕。
工程一连在建连时伐木
同年7月,第二批人员进点,组织开荒生产。到年开荒播种达15万亩,场部定在“火烧孟”,并命名“换新天”,意为“改天换地”。自—年,进场职工达余人,其中新接收安置城市知识青年人。
九连的女战士们,脚下是我们伐的木,准备盖房子,因为我们还住在旁边的帐篷里。
演出
英雄的创业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战天斗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他们住帐篷,喝雪水,伐木建房,当年开荒近6万亩,实现了当年建点、当年开荒、当年打粮的目标。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改为创业农场,意为“重创农垦事业”,隶属建三江农场管理局。
工程一连的战友们
拖拉机前留影
三连食堂前留影
换新天,曾是创业农场的名字。创业,换新天,这个名字表达了创业人的愿望。建场40年来,为实现这个愿望,这里的人们不畏艰难,前赴后继,艰苦奋斗。
康拜因收麦
换新天,也是创业农场今天的真实写照,这里的天,这里的地,这里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话务员
创业农场创建于年12月26日,至今已经40多个年头了。历经40多年的开发建设,英雄的创业人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壮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