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坡
新闻发布会现场
1月7日,记者从河南省*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年河南省PM2.5和PM10两项颗粒物治理均达到了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58.82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96微克/立方米。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焦飞
河南省委、省*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成立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建立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制,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年河南省在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这一民生实事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PM2.5和PM10两项颗粒物均完成国家和省定的目标任务,多项污染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58.82微克/立方米,低于国家和省下达的60微克/立方米目标值1.18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96微克/立方米,低于省定98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值2微克/立方米,与年相比,下降幅度分别为26.3%和28.9%。SO2、NO2、CO年均浓度分别为11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1.8毫克/立方米,相较于年下降幅度分别为71.8%、17.1%、40%,均为近5年来最好水平,NO2年均浓度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SO2和CO年均浓度均连续6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年,河南省PM2.5浓度曾连续5个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省PM2.5浓度5月份33微克/立方米、6月份30微克/立方米、7月份27微克/立方米、8月份27微克/立方米、9月份34微克/立方米,连续5个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取得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尤其是7、8月份,我省PM2.5月均浓度均达到27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尤为突出。
县级环境空气质量突破性地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年,我省县区环境空气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实现了县市达标零的突破。洛阳市栾川县和信阳市新县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分别为61、59微克/立方米,也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70微克/立方米)。
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效果显著。今年秋冬季以来,河南省遇到了5次重污染过程,经有效管控应对,污染浓度明显降低,污染时长明显缩短,污染峰值大幅削减。10-12月全省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9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3.2%和10.4%,下降幅度在全国排名前列,分别为第4、第5名。其中10月份我省PM10、PM2.5分别下降28.2%、23.1%,降幅在全国排第3名;12月份两项颗粒物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9.5%、7.1%,降幅在全国排第4名。此外,年秋冬季我省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优良天数明显增加。10至12月,全省18个省辖市累计重污染天数仅为天,成为年以来同期重污染天数最少的年份,较年减少75天。18个省辖市累计优良天数为天,较年同期增加35天。
年是全面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全省年度目标为PM2.5年均浓度达到58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浓度达到95微克/立方米以下。河南省将以调整“四大结构”为重点,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重公路、用地结构扬尘突出的局面,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