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黑龙江日报」
6月17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黑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举行双鸭山专场发布会,双鸭山市委书记邵国强作主旨发布。邵国强和双鸭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春姣,双鸭山市委常委、副市长魏丙新,双鸭山市副市长李世芳分别回答了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会场
发布会上,邵国强首先用“彩色双鸭山”对双鸭山市做了生动的介绍。
邵国强在发言
第一是“红色双鸭山”,双鸭山具有“红色基因”。这里是抗联精神的发源地,被誉为“一座七星峰、半部抗联史”。从年开始,东北抗联11个军有8个军在这片热土上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里是解放战争的后方保障地,年,双鸭山迎来了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批建设者,组织生产煤炭、粮食等重要物资,为解放战争前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保障,为共和国诞生贡献了双鸭山的光和热。这里是北大荒精神的聚集地,年开荒建场,拉开了农业大发展的序幕。这些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双鸭山市的血脉,闪耀着不朽的时代光芒。
第二是“绿色双鸭山”,双鸭山是一座真正的绿色生态之城,拥有中国最大的沼泽湿地群——三江平原湿地群,森林覆盖率达40%,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市”和我省唯一的“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享有“黑土湿地之都、绿色生态之城”的美誉。
第三是“黑色双鸭山”,双鸭山具有“三黑”资源,也就是黑土、煤炭和石墨。这里拥有万亩黑土地,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产量稳定在亿斤以上,“中国饭碗”装进了更多的双鸭山粮食;这里拥有亿吨煤炭——这一黑色乌金,煤炭产能近万吨、煤化工产能万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煤炭工业体系;这里拥有6亿吨储量石墨。双鸭山充分依托“黑色资源”,努力实现“多彩梦想”。
第四是“银色双鸭山”,双鸭山具有冰天雪地“冷”资源,不断探索“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动“冷”资源变成“热”产业。“十三五”期间,双鸭山市冬季接待游客数量比“十二五”末增长50%。
邵国强说,年来,双鸭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单一的矿区城市向综合性现代化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双鸭山坚定扛起了能源保障的历史担当。新中国第一台联合采煤机、第一座现代化竖井、第一座现代化选煤厂在双鸭山诞生并投产,有统计以来累计向国家输送了7亿多吨煤炭、1多亿斤粮食、多万立方米木材,有力地支援了国家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特别是年,双鸭山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企稳回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年有统计以来增长倍。
双鸭山全面迸发了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育壮大煤炭、电力、钢铁、粮食、旅游、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煤炭经济向非煤经济、原料向材料“三个转变”。
双鸭山孕育传承了悠久的文化精神,是古人类繁衍地,饶河小南山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年前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这里是中国玉器文化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玉器之乡”;这里是龙江农耕文明见证地,出土了我省最早的汉代农耕器具;这里是赫哲族文化的代表性区域,英雄史诗伊玛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苏里船歌》在乌苏江畔、大顶子山下传唱60载而不衰。
双鸭山打造建设了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功、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百姓的“幸福指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年有统计以来增长.9倍、.9倍。启动滨水北城、南市新城建设和棚户区、沉陷区、老旧小区治理改造。高等院校不断发展壮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域内高等级公路网络交织叠加,交通更加方便快捷。牡佳客专双鸭山段今年将通车运营,双鸭山百姓出行进入“高铁新时代”。
双鸭山积极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着力打造了素质过硬、作风扎实、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之以恒高标准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落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连续四年在全省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中获得第一等次,良好的政治生态成为双鸭山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邵国强最后说:“走进多彩双鸭山,让你更多情。”如果你走进双鸭山,走进这四种颜色中来,红色精神会让你工作更激情,绿色生态会让你生活更怡情,丰富资源会让你创业更忘情,冰雪旅行会让你游玩得更动情。
来源:龙头新闻客户端
文字: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记者任志勇
摄影:石启立
编辑制作:薄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