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平方公里,容积达亿立方米。
鄱阳湖古称彭泽,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
下面从二个方面了解一下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调蓄作用
鄱阳湖主要水源供给有赣江、修河、信江、饶河、抚河等。
鄱阳湖的形状南宽北窄,形似葫芦。自南向北有一条细长的狭窄水道与长江相通。
上承五河之水,下接长江的鄱阳湖,作为长江的支流,对长江起着调蓄水量的作用。尤其是在洪水季节,鄱阳湖的调蓄作用不可小觑。由于长江下游支流太少,鄱阳湖就是长江进入下游之前最后一个蓄水池,对长江下游、江淮、太湖流域有很大的影响。守住鄱阳湖,确保了长江中下游的安全。
2、自然地理条件及季节性特征
鄱阳湖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大水库。
鄱阳湖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突出,尤其是在江西省境内更是首屈一指,为这里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围湖造田,养鱼种稻自古就很有名。宋代,江西被称为“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之最”,这里成为富足安逸的鱼米之乡。
在水运交通上,由于自古这里陆路交通不发达,它是中国内陆最重要的南北水运大通道,数百年后的今天,鄱阳湖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鄱阳湖被誉为“中华之肾”,起着巨大的作用。
鄱阳湖的季节性特征鲜明。它的高低水位差能达到10米之多。湖面因季节性变化伸缩比较大,历来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之说。所以丰水时的烟波浩渺与枯水时的文物古迹显露出来,成为该湖季节性特征带来的最大附加值。
近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的湖口水域滩涂大面积裸露。看到昨天报道水位低至7.58米,已经发布枯水蓝色预警,可见鄱阳湖季节性的特征多么鲜明。
鄱阳湖,现在正是枯水季,湖中的都昌千眼桥与落星墩已从湖底显露出来,正是游玩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