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我和我的村庄丨听大东北小南河村的冰与火
TUhjnbcbe - 2025/3/10 19:30:00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tslf/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白云飘过大顶子山

金色的阳光照船帆

紧摇桨来掌稳舵

双手赢得丰收年

——取自黑龙江传统民歌

《乌苏里船歌》

01:19

△摄影:冷菊贞

乌苏里江畔

大顶子山下

一首民歌带你来到

东北边陲的古老村落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

小南河村

△摄影:冷菊贞

挂上红灯笼

编起苞米串

晒满红辣椒

零下二十几度的冰天雪地

挡不住

木刻楞老屋里火热的欢声笑语

△摄影:肖殿昌

五年间

这里从一个偏远闭塞的

国家级贫困村

到接待各地游客4万余人

旅游及农产品销售收入达余万元

春天百家菜团庆开耕

夏天向日葵花海“刷屏”忙

秋天百家花馍

冬天端上百家饺子、打开乡村滑雪场

热乎乎的炕上唠唠嗑

……

△摄影:肖殿昌

村庄摄影展

这周

小南河将迎来一场村庄摄影展

五年中的巨变

写在五十多张“全家福”的笑脸上

所有照片的拍摄者

正是带领全村实现脱贫的

小南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第一书记

冷菊贞

驻村第一年的除夕

冷菊贞没回家

晚上

她挨家挨户拜访村民

还为每户拍下全家福

△摄影:冷菊贞

最初

村民们无法理解她的举动

“一个外人,瞎拍啥?”

冷书记没说话

是不是“外人”咱走着瞧

户户拍

年年拍

久而久之

村民们和她处熟了

嘴上没说

心中默认

除夕“全家福”摄影师

非她莫属

文艺青年“变身记”

驻村前

冷菊贞常背着相机

登上大顶子山取景

驻村后

山下的村庄风光依旧

她却有了更多想法

怎么让更多人知道这里

怎么让村民们过得更好

△五年前的冷菊贞

闭塞破旧

沉寂懒散

背靠大山

户口人

可利用耕地有限

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

男人喝酒

女人玩麻将

连村干部都爱唱反调

这个在贫困县里都垫底的贫困村

可咋整

冷菊贞挨家挨户

不断劝

亲自干

大家一起从收拾卫生

装点房屋开始

村庄渐渐变了模样

充满浓浓民俗氛围

再次拿起相机

冷菊贞将焕然一新的村庄风貌

收进镜头

小南河美图刷了屏

游客来了

村民的眼睛和心都亮了

△摄影:冷菊贞

向日葵花海铺满山脚

辣椒酱生产线日夜运转

“笨系列”土特品牌问世

如今的小南河村

旅游团摄影团户外团

纷至沓来

△驻村后的冷菊贞

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村

如今站在了

乡村振兴的起跑线上

当年气质优雅的文艺青年

则变成了

饱经沧桑的小南河村村民

△冷菊贞的双手

“大酒缸”的“劫后余生”

村民李江

一直是个想干事儿的人

一年最多种了亩地

不幸的是

去年老伴生病离去

手术花光了家中积蓄

还拉下饥荒

李江生活没了盼头

开始从早到晚喝酒

直到去年

医院

关键时刻

冷菊贞发动全村乡亲凑钱

为他捡回了一条命

病愈后

在冷书记和村干部帮助下

李江主动承包十个蔬菜大棚

一心一意带儿子种起辣椒

今年家里收入十多万元

“翻身了”

△村民李江和儿子摄影:冷菊贞

五年间

村民的“逆袭”故事

就在这片土地不断上演

01:55

大顶子山下爱蔓延

70岁的山东奶奶康进香

来到东北快50年了

她是老一代的“北大荒”人

吃苦耐劳一辈子

总闲不下来

△村民康奶奶摄影:冷菊贞

最近

她彻底放下农活儿

开始每周去小南河辣椒厂帮忙

从前务农

工时长赚得少

现在偶尔打打工

反而存了些零花钱

闲暇时

她最爱和老姐妹们聚在一起

纳纳鞋垫

做做针线活儿

看见出门在外的儿女捧着鞋垫说喜欢

笑得合不拢嘴

△摄影:冷菊贞

一针一线

方知生活来之不易

一双鞋垫

绣满母爱乡情

纵使脚下的路曲折蜿蜒

一步一步

敢行愿行

00:56

他们心中的东北印象

脱口秀演员李雪琴

演员乔杉

音乐人高进

邀你一起看直播

感受地道东北味

00:49

12月19日

“你好新时代”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

“我和我的村庄”直播节目

最后一站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小南河村

屋外

赏东北古村落雪景

堆雪人扭秧歌二人转唱起来

屋内

坐炕头吃饺子

听第一书记和村民的“脱口秀”

唠唠村中奇人趣事

寄语美好新生活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和我的村庄丨听大东北小南河村的冰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