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整治
养老诈骗
为贯彻最高法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部署,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4月28日,饶河县人民法院刑庭干警到百合广场和社区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通过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为老年人接种“反诈疫苗”,坚决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
此次活动,法院干警共悬挂5幅横幅,发放余份宣传页,帮助30余名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安装国家反诈APP。
干警们在宣传过程中,向老年人讲解犯罪分子以“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的手段、作案方式、特点以及如何识别与防范的技巧。提醒老年人在面对五花八门的骗术时,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提高警惕意识,莫要贪图诸如“免费领鸡蛋”“高息揽存”等小利,绝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不接听陌生电话,不轻信他人、不泄露个人及家庭成员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对于“保健品”、中奖、低价旅游等要注意,勿陷入骗局。遇到疑似诈骗情况要及时报警,如有可疑情况,应及时与子女沟通商议或拨打报警电话,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干警们还结合司法办案中的实际情况,详细解答老年人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
老年人们纷纷表示:县法院的宣传资料内容丰富,让我们更加清晰认识到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手段,法官的讲解更加通俗易懂,对我们老年人提高反诈意识十分有必要。
针对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重点、难点环节,饶河县人民法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法院自觉,依法能动履职,着力联合公安局、民政局、养老机构等部门进一步开展严厉打击养老防诈活动,营造犯罪分子“不敢骗”的法治氛围,筑牢养老诈骗防护网,帮助老年人守住养老钱,积极打造平安和谐稳定社区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老年人常见受骗案例解析
1
保健品诈骗
老年人十分注重养生,诈骗分子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某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会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各种“神奇”的偏方疗法。
诈骗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
面对保健品诈骗时,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诈骗分子所说有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身体不舒服时,医院就医诊治,相信医生。不要从非法渠道购买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良机。
2
“缴纳养老金”骗局
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不等的金额,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防诈提示
许多案例中,骗子通常会让老年人向家人隐瞒情况,建议老年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