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3日讯(记者王春颖)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坐落在美丽的大顶子山下,与四排赫哲族乡东西相望,在民间素有乌苏里船歌船头船尾之称,但却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第一书记冷菊贞以自身的“外力”优势,通过创新思维模式、产业模式、合作共赢模式,有效凝聚起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内力”,引领脱贫致富,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脚步。冷菊贞是饶河县小南河村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她带领着全村百姓过上了致富生活。
“喝大酒、串门、打麻将”“种地不打粮,一个商店两麻袋货,一个产业是豆腐坊”“穷不思变”就是当时村子的真实写照。驻村后,冷菊贞以摄影人的独特视角,因地制宜,带领党员、群众改变传统的单一种植思维模式,向青山绿水要效益、向冰天雪地要财富,与村“两委”、致富能人、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多次探讨和调研,用成功的案例说服大家,利用村子在《乌苏里船歌》唱到的大顶子山下、保留完好的老村民俗资源、饶河大美湿地等优势,确立了打造“农家摄影旅游基地”,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小南河发展规划。
她带头动员村“两委”深入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讲清发展旅游产业的将会给村子带来的变化以及可观经济效益,算好“经济账”。个人垫资购置仿古花布、年画、窗花等装饰品以及近个红灯笼赠送给沿街百姓,在村头选了两条比较古老的街道作为摄影旅游基地雏形,动员3户村民按照要求布置房屋,打造了一处老豆腐坊,帮助预备党员建立网店销售蜂蜜及农产品。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天翻磨盘、钉爬犁、挖雪道、挂灯笼,烘托出特性鲜明的老关东氛围,用实际行动告诉村民做什么怎么做。
用旅游带动产业,解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问题。利用摄影人的资源,不停的通过自媒体宣传,以特有的关东民俗文化,在起步一个月就吸引了首批20余名杭州游客和大量周边县区、农场游客前来观光。同时,在村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