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1月21讯(庞飞记者王双)“今年,作业站工作人员给我找优质货主,使我种的玉米卖上了好价钱!”近日,饶河农场第二中心作业站农户赵丽宏满心欢喜地拿着刚到手的粮款说。据了解,在农场目前收获的6万亩玉米当中,大部分人都是干部群众“红娘”为种植户主动牵线搭桥的成果。
位于乌苏里江中下游的边陲小镇饶河农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运输条件有限,商品粮运输较为困难,秋粮收获销售步伐缓慢。为摆脱粮食销售这一困境,这个农场扬长避短,提高行政效率,顺应时变,放管结合,把“农民种粮卖得出,居民吃粮买得到”当作战略底线思维和商品粮流通工作的高线,通过整合各种粮食收购资源,建立由党员干部、种植农户、返乡创业大学生组成的粮食销售经纪团队,收集辖区内外的国有、民营粮食购销企业、饲料加工企业信息,不仅有效地加快田间农作物收获步伐,更为粮食销售市场竞争提供优势。
粮食销售团队的组建,不仅摒弃传统农业,更串起农户、田间与市场纽带。这个农场把新思维、新观念输入到种植户脑中,利用农闲时间有计划地开展粮食经纪人培训,重点将职业道德、粮食政策、质量标准、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纳入到学习当中,使种植户们从原来单一的种植向经营化转变。农场还通过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把种植户的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引导鼓励农户种植优质高效杂粮、玉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重点发展有机稻、有机豆,使粮食的生产结构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而逐渐趋于合理。
这个农场根据市场需求,挖掘潜力巨大的“互联网”效应,成立由农场宣传部、商贸科、农业科的骨干人员组成的“淘宝”平台智囊团,并通过考察,陆续将东北黑蜂、悦仓大米、有机豆等优质农产品一个个搬上网络平台,让全国各地的客户都能尝到地道的东北江水灌溉有机大米和特色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