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脱贫攻坚传承文化遗产对接精准扶贫
TUhjnbcbe - 2020/11/7 23:27:00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抚远县,双鸭山市饶河县。目前,赫哲族人口仅剩余人,是全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著名的《乌苏里船歌》描写的就是这里。鱼皮画是赫哲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黑龙江省9个列入第一批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派出的志愿者(以下简称“基金会”)在调研中发现,随着赫哲族人口逐渐减少,会制作鱼皮画的老人相继辞世,传统的鱼皮制作技艺逐渐丢失,传承后继乏人。为传承发扬地方文化遗产,基金会将鱼皮画制作工艺与救助贫困残疾人相结合,开展残疾人“非遗工匠”职业技能培训就业项目,带领贫困残疾人致富的同时,打造了赫哲族濒危文化遗产“鱼皮画”传承的产业链。

年,基金会又积极响应黑龙江省民*厅关于全面参与脱贫攻坚的号召,主动与黑龙江省深度贫困村——绥化市兰西县远大镇曙光村对接,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将残疾人“非遗工匠”职业技能培训在曙光村落地,教授当地贫困户和残疾人学习并掌握赫哲族鱼皮画制作技艺,提升贫困残疾人群体创业、就业的能力。

截至目前,已培训贫困残疾人及家属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人),平均每人每月通过项目增收元,鱼皮画技艺以“授人以渔”的方式照亮了曙光村贫困残疾人迈向“曙光”的道路。

残疾人“非遗工匠”职业技能培训怎么做

基金会专项扶贫工作组的志愿者深入曙光村进行实地考察,经过调研发现,曙光村地处盐碱地带,农作物产量低、品质差,很难借助农业和养殖业实现脱贫。曙光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因疾病、身体残疾导致贫困人员很多。根据曙光村现状与该村贫困残疾人的自身特点,基金会志愿者确定将开展多年的残疾人手工技能特色培训项目——赫哲族鱼皮画制作技艺项目带入曙光村,精准助力曙光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

基金会志愿者邀请赫哲族鱼皮艺术领域的传承人、工匠、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术家等组建专业教学研发团队,针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设计教学大纲,因人施教。专项扶贫工作组志愿者带领教研团队自备行李、食材深入贫困村屯,鱼皮画专家亲自授课,已开办两期培训班,累计时长近一个月。基金会为参加培训的贫困户发放创业金元/人,共投入扶贫资金2.07万元;为每人发放了价值近元的专业制作工具及专用耗材(刻刀、剪刀、缝针、鱼皮、绒毯、画框等),共投入扶贫资金元。针对有手工制作基础的贫困残疾人提供深度班教学,培养他们掌握更加扎实、娴熟的技能,优先对接用工企业进行待料生产加工,实现增收,带动村里贫困残疾人学习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的积极性,形成了主动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针对零基础的贫困残疾人“手把手”教授技能,从教配线、教针法、教裁剪、教下料、教配图开始,直至贫困残疾学员学会并掌握赫哲族鱼皮画的传统制作技法,能够独立完成精美作品,达到商品规格为止;针对行动不便的贫困残疾人,培训老师利用中午和晚上的课余时间进行单独辅导教学,让重度残疾人坐在炕头上就可以创业、就业,实现增收。

为了实现曙光村非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助力曙光村扶贫工作的精准项目,基金会志愿者与曙光村村委会、驻曙光村扶贫工作队三方经过多次研究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利用临近曙光村村委会近10平方米的馆舍成立非遗文化产业扶贫工作基地,该基地用于基金会为曙光村贫困残疾人提供赫哲族鱼皮画制作技艺培训,非遗文化产品研发、生产与展销。通过组织技术攻关、产品创新设计,曙光村贫困残疾人已经生产出关东十八怪、中国四大神兽、花开富贵、鸟语花香等多个系列的近幅作品。

基金会志愿者携带曙光村贫困残疾人亲手制作的赫哲族鱼皮画参加了年8月23日在哈尔滨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黑龙江省文化艺术博览会、9月7日在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举办的第五届哈尔滨市巾帼基地产品金秋展销会、9月27日在哈尔滨劳动公园举办的哈尔滨市香坊区第六届生态养生文化节启动仪式等多个展览展示会,每场展会上到场观众对曙光村贫困残疾人制作的鱼皮画连连称奇,大加赞赏,并有多家爱心企业和单位表示愿意凭借自身优势助力贫困残疾人“非遗工匠”职业技能培训就业项目,为抢救、传承非遗文化事业做出贡献,为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属创业、就业提供便利,争取帮助贫困残疾人实现早日脱贫解困。

基金会志愿者积极联系多家旅游景点、工艺品加工企业、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合作、联系订单,以订单制作交货的模式进行交易,保证赫哲族鱼皮画畅通的销售渠道。截至目前,曙光村已有23个贫困残疾人与工艺品加工企业对接待料加工鱼皮画,实现人均每月增收元,让贫困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见到经济效益,提高了生活质量。接下来一段时间黑龙江赫哲族鱼皮画制作技艺项目将联系更多的企业、单位与曙光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对接。

残疾人“非遗工匠”职业技能培训就业项目为什么行

通过开展项目,赫哲族鱼皮画得到了传承和推广,技艺和工艺得到了创新,通过参加各种展览展示,得到更多人群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脱贫攻坚传承文化遗产对接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