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3月27日拍摄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新华社郑州3月27日电(记者李亚楠)河南省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兰考正式退出贫困县,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开展的第三方专项评估显示,兰考县抽样错退率(人)0.72%,抽样漏评率(人)0.75%,抽样群众认可度98.96%,综合测算贫困发生率1.27%。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并经河南省*府批准,兰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
年4月,我国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同年6月河南省印发《河南省贫困退出实施办法》,其中明确,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需降至2%以下。
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年,第二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兰考作为联系点,一年之中,两次到兰考指导工作。兰考县委、县*府郑重许下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
新闻发布会上,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说,对兰考来讲,今天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摆脱贫困是以焦裕禄同志为代表的兰考共产*人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夙愿,是全体兰考人民的殷切期盼。
记者了解到,3年来,兰考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推进改革和创新,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围绕“六个精准”,综合施策,靶向治疗,成功实现了贫困退出。
“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写在河南兰考脱贫之际
年,第二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兰考作为联系点,一年之内,两次亲赴兰考指导工作。面对总书记嘱托和全国人民期盼,兰考县委县*府郑重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
从焦裕禄时期治理“三害”,到改革开放后摆脱贫困,兰考每一步前行,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共产*和人民群众的血脉相连。
正是依靠这种血脉相连催生的焦裕禄精神,兰考*员干部补强“精神之钙”,筑牢“作风之基”,带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趟出了一条决胜贫困之路。
新华时评:兰考脱贫是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
兰考,这片焦裕禄曾战斗过并为之付出生命的豫东小城,今天终于摘掉了“穷帽子”。兰考的脱贫之路,正是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理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动力。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除风沙、盐碱和内涝,靠的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兰考从摘掉“穷帽子”到经济增速居河南省直管县第2位,靠的是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的殷殷嘱托,走的依然是焦裕禄走过的路。
满意的答卷崭新的征程——社会各界积极评价兰考脱贫
50年前,兰考因为穷、因为苦,在全国出了名;50年后,兰考因为率先全面脱贫,再次赢得世人瞩目。社会各界认为,兰考脱贫兑现了*和*府的庄严承诺,实现了焦裕禄的夙愿,是共产*人交给人民的一份满意答卷,在全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其他地区脱贫提供了经验,提振了信心。
干部群众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年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新华社郑州3月28日电 题:满意的答卷崭新的征程——社会各界积极评价兰考脱贫
新华社记者宋晓东李亚楠
50年前,兰考因为穷、因为苦,在全国出了名;50年后,兰考因为率先全面脱贫,再次赢得世人瞩目。社会各界认为,兰考脱贫兑现了*和*府的庄严承诺,实现了焦裕禄的夙愿,是共产*人交给人民的一份满意答卷,在全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其他地区脱贫提供了经验,提振了信心。
“焦书记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爸爸,兰考脱贫了,您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在兰考脱贫之际,焦裕禄的儿子、开封市*协主席焦跃进,站在父亲的雕塑前静默良久。如今的焦裕禄纪念林,一片翠绿,而当年这里是兰考最大的沙丘。“父亲带领兰考百姓战天斗地,就是为了看到百姓脱贫的这一天。”焦跃进说。
兰考县南彰镇副镇长程广京说,兰考脱贫了,焦书记的夙愿终于实现了,这是对焦书记最好的纪念,作为一名最基层干部,我感到兴奋,更感到光荣,交上这份答卷我们无愧于焦书记。
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会长鲁献启说,兰考脱贫,无疑是对焦裕禄最好的告慰,今天的兰考干部干劲十足,群众的幸福感普遍提升,对前途充满信心。
“焦书记,兰考人民脱贫了,俺心里啊跟您一样高兴、激动。”在兰考县展览馆大厅,豫剧《焦裕禄》中“焦裕禄”的扮演者贾文龙说。
新华社客户端网民评论说,兰考这几年确实发展得很不错,完全变了个样子,已经看不出“贫困县”的模样了。网民“*花”说,说兰考的发展是日新月异一点都不夸张,一年不回家到县城都迷路,看着家乡的变化有种说不出的骄傲。
在河南省兰考县荣丰果园种植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当地村民展示收获的草莓(年4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兰考脱贫对其他地区有重要启示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恒说,由于自然禀赋、发展历史和转型道路的特殊性,兰考脱贫不但备受瞩目,而且其经验对其他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启示。
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宜阳县县委书记安颖芳说,兰考在全省率先脱贫,带了个好头,做出了表率,极大增强了我们脱贫攻坚的信心。兰考建立的“公司+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等脱贫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河南光山县委书记刘勇说,兰考脱贫了,光山怎么办?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兰考的成功脱贫树立了标杆,我们要紧盯标杆加油干,变压力为动力,兑现脱贫承诺。
“如何借鉴兰考脱贫经验”也成为其他地区领导干部和群众关心的话题。“从‘兰考之问’到‘兰考之变’显示了兰考以问题为导向,找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找准了工作方法。”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委书记旺东说,“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兰考是墨脱学习的榜样,同为国家级贫困县,兰考已经脱贫,墨脱还得撸起袖子加油干,力争早日实现脱贫。”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委书记韩雪海说,兰考的发展速度快、发展模式新,脱贫经验值得学习借鉴,饶河也应该大力发展有特色、有规模、有品质的产业和项目,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脱贫不是终点奔小康还在路上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兰考脱贫进一步激发了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
网民“向友天”说,“三年脱贫、七年小康”,这是兰考县委县*府的承诺,如今脱贫任务已如期完成,但这不是终点,奔小康我们还在路上。希望兰考的干部带领兰考人民奔上小康之路,完成另一个“七年之约”。
来兰考学习的山东临朐县委书记顾建华说,贫困是相对的,脱贫工作不能因“摘帽”而终止,时代不同,为民服务的着力点也不同,温饱问题解决后,扶贫的重点是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华网载文称,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兰考开了个好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面对着百姓“过上小康生活”的期盼,广大*员干部要不负重托,接力奋斗,彻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让更多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河南日报》刊载文章表示,脱贫摘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稳定脱贫奔小康的新征程上,兰考将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真正让每家每户都有致富门路,稳定脱贫奔小康。
焦裕禄干部学院特聘教授武占英说,脱贫只是开始,接下来兰考还要继续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探索县域治理的长治久安,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奔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兰考成功脱贫成河南省首个“摘帽”的贫困县
河南省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兰考正式退出贫困县,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开展的第三方专项评估显示,兰考县抽样错退率(人)0.72%,抽样漏评率(人)0.75%,抽样群众认可度98.96%,综合测算贫困发生率1.27%。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并经河南省*府批准,兰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
“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写在河南兰考脱贫之际
年,第二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兰考作为联系点,一年之内,两次亲赴兰考指导工作。面对总书记嘱托和全国人民期盼,兰考县委县*府郑重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
从焦裕禄时期治理“三害”,到改革开放后摆脱贫困,兰考每一步前行,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共产*和人民群众的血脉相连。
正是依靠这种血脉相连催生的焦裕禄精神,兰考*员干部补强“精神之钙”,筑牢“作风之基”,带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趟出了一条决胜贫困之路。
新华时评:兰考脱贫是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
兰考,这片焦裕禄曾战斗过并为之付出生命的豫东小城,今天终于摘掉了“穷帽子”。兰考的脱贫之路,正是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理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动力。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除风沙、盐碱和内涝,靠的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兰考从摘掉“穷帽子”到经济增速居河南省直管县第2位,靠的是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的殷殷嘱托,走的依然是焦裕禄走过的路。
作者:河南省社科院中州学刊杂志社 刘刚
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省*府批准,兰考于近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这个焦裕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凤凰涅槃。三年来,兰考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出了一条特色脱贫之路,也探索出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加强领导是根本。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兰考脱贫工作,谢伏瞻书记一年间四次考察指导兰考扶贫开发事宜。兰考各级*委、*府和*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出台专门实施意见和扶贫攻坚规划,选派专职工作队伍充实到全县所有贫困村,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确保不脱贫不脱钩,帮助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充分发挥了*的*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把握精准是要义。扶贫开发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兰考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六步工作法,扎实开展多轮排查摸底、督查联动、统筹认定等精准识别工作,明确了“扶持谁”的问题,打牢了精准扶贫的基础。兰考建立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制度,选派名后备干部脱岗进驻个贫困村,抽调名优秀乡镇干部进驻非贫困村,对名村*支部书记进行轮训,通过精准派人和全面覆盖,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夯实了基层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制定了12项有针对性的具体帮扶*策,并在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措施到户方面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有相对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和增收渠道,通过精准施策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提高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兰考严格标准程序,按照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线和“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逐户核算家庭收入等信息并进行公示公告,遵照贫困发生率、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达标率的要求,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情况,科学解决了“如何退”的问题,确保贫困户和贫困村退出过程和结果符合精准要求。
增加投入是保障。兰考在全省率先建立“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有效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先后拿出万元风险补偿金撬动各类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发放贷款3亿元,并对已脱贫户通过信用评定争取银行贷款提供*府贴息,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激发了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县财*拿出万元,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切实缓解因病致贫的问题。对未脱贫户中的小学生每人每年资助元、初中生每人每年资助元、高中生和中职中专学生每人每年资助元,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对兜底人员全部纳入低保,60岁以下人员给予每年元临时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此外,兰考还申请并获批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入选财*部第三批*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创造股权合作新模式,为产业扶贫和县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多方联动是合力。兰考坚持*府推动、市场拉动、农户主动、科技带动、金融撬动“五轮驱动”,通过县扶贫领导小组、县直部门、乡镇领导班子、驻村工作队和贫困农户“五级联动”,层层落实帮扶责任,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兰考创立*府主导、金融部门参与、上市公司带动的“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金融资本已成为推动兰考脱贫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目前,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省农行、建行、中行、邮储银行等均与兰考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兰考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中原证券成为兰考与资本市场近距离对接的重要窗口。三年来,富士康、格林美、森源电气、禾丰牧业、晓鸣禽业等7家上市公司落户兰考,另有4家本地企业正准备走向资本市场。
群众参与是基础。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群众靠自力更生和辛勤劳动改变贫穷落后命运的干劲和决心。参照焦裕禄书记当年树立“四面红旗”的做法,在全县农村*组织中开展以争创脱贫攻坚红旗村、基层*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美丽村庄红旗村为主要内容的重树“四面红旗”活动,激发了基层组织创先争优的热情。依托当地木材和工匠优势,鼓励有基础的村镇发展木制品加工业,余个木业加工作坊已成为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的重要阵地,并引来恒大家具产业园等企业,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已经成为当地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要求各村级组织做到“先议后动、全程透明、群众监督”,调动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兰考如期脱贫既为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扶贫事业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也为全省脱贫攻坚开了个好头、做出了表率。兰考成功脱贫的经验,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