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的诗集《红雨伞》第四辑(40首)
文/黑龙江苦海
偕美人偏安南湖家乡种田
家乡南湖上,夕阳阑珊,秋意瑟缩。湖里花船,水面芙蕖,皆不如一辆出租车,不如那个刚从车里下来的膀大腰粗的司机载来的一位靓丽女游客那高翘,丰满,圆润,袅娜大腿与腰肢上下敲打的一个花鼓好看。哦,美人不易,性格如水,自然而含蓄。此景此景相当于我辞官不干,归隐山林。湖岸上农家,豆角,*瓜,西葫芦搭着架。逐马鸣镳,一路秋风,我们有胯下青骢。田野,赏我谷千斛;落叶,赐我钱百万。朝中有权奸,今偕美人偏安南湖家乡种田。
春天可以连绵不绝地来到世界上
春天,我把珍藏于心灵深处的故乡
拿出来在阳光下晾晒、谱成曲子
让满山鸟儿去唱,让满山花儿来香。
我用太阳赐我的光芒去照亮每一棵柞树。
我仰望天空,感觉
太阳,在春天,像一把锄头
在我心里刨了一个坑,种下一棵向日葵。
春天的太阳选择了我的心脏
做为人间爱与美一片肥沃土壤。
我要让从心中满溢出的向日葵散发潋滟。
呵,春天,春天可以连绵不绝地来到世界上
顶尖的爱情却像金子一样罕见。
大地上的冬天的白雪已经收尾了
笤帚般的暖风挥舞着轻雾翻读着山谷田野之书。
我知道寒冬过后春天又闪回人间。
但都是我们相爱的那个春天的小跟班。
我决定不再与花一起开与鸟一起唱与酒一起醉。
在大自然,春天是可以连绵不绝地回来的。
在人间,绝世无双的爱情却像珍珠千年刺一剑。
葬礼或家族史它日葬我,请把我车裂,一分为四。把我四舍五入,让四海之内皆我手足。请葬我于东北故乡的完达山下我一九六五年幸福出生的地方北大荒十万转业官兵战斗的林海雪原虎林县东方红林业局北山公园上写诗。请葬我于第二故乡乌苏里江上如虹赫哲族的家乡,东北边境线上雁飞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山中钓鱼种草。请葬我于一九五八年复员开发北大荒的智慧固执傲气坚毅的父亲的祖籍中原七朝古都,汴梁、开封、东京城萧索的禹王台和繁塔公园里气吞*河。葬我于一九五九年来开发北大荒的山东支边女青年美丽善良的母亲的祖籍,山东威海文登汪疃镇王家产村海风燃烧的儒家之雅歌酣饮的礼教中。我不必似达官贵人,有万人凭吊。我不必像*客明星,齐聚八宝山。惟愿忿怒一生,有诗书一卷忧国忧民。红颜娇媚携爱送我一程:野菊,牡丹。爱过我的人都杳无音讯一朵朵玫瑰花。杳无音讯。一句句甜言蜜语,杳无音讯。一个个微笑表情,杳无音讯。那一声想我了,也杳无音讯。爱我的人都是那杳无音讯的人。人间为什么有那么多杳无音讯?今天我看见雨后的天空如此空才知道为什么人间杳无音讯。爱比代表爱的玫瑰花凋谢得更快。带走悠悠思念。剩我歌唱。歌唱我们追求理想。歌唱我们跳舞唱歌。歌唱我们一往情深。歌唱我们相约私奔。歌唱我们吻过就像陌生人分手。海誓山盟的人都杳无音讯。但我深信她们都在世界上精彩地活着。我对她们而言也是杳无音讯的。但她们都知道我还在用心写着我的诗歌。一个杳无音讯的人会偶尔读到我的诗歌。赞叹世上由于她的背叛多了一个深情的诗人。天上有爱神飞过春天,太阳,我仰望你。我看见:爱神飘过天空。爱神的一只翅膀是我生命的诗。一只翅膀是女人滴洒春雨的性。春天,大地上没有心仪的风景春天,我就仰望天空上的太阳。天上没有一只飞翔的鸟儿。但我看见天上有爱神飞过。一只翅膀是爱我与我爱的女人的性。一只翅膀是我历经千年不朽的诗歌。我的爱神之羽狠狠覆压天空。淫雨浇灌没有我写诗的国土。春天,我脱下帽子向着太阳挥舞:像领袖向着广场高呼:人民万岁。打屁股之歌美女我要打你的屁股世界太大人太多你在我视界里不容易彼此要珍惜因为人不能活得太累在人群里认人太困难了手机屏太小眼睛累得乌青红肿我累我倦时间也是如此少内脏也可能在病变我认识的人如此少世界上还有再多的花我也没精力和时间寻找只有你出现在我视线里代表全世界让我把对全世界的爱都爱你一个人我只能对你说一句话亲爱的女孩起床了我打你的屁股。世界上花很多我来不及采在人间女人很多美人无多都是哑巴都是聋子能说话的人是如此少你在我视线里如果我打你的屁股你一定要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你是不好意思的亲爱的美女。亲爱的美女我找人找爱找友谊找累了只有你在我视线里让我悄悄对你说打你的屁股了亲爱的来打你的小屁股。把它刻在我未来的墓碑上当我的墓志铭亲爱的天一亮我就来问候你
小编说:近期小编要为大家带来一本好书,这就是著名作家贾宏图老先生写的一部关于铁道兵和三代北大荒人开发建设八五〇农场英雄事迹的纪实文学《红星闪闪传万代》。
十五、在哪里都是英雄好汉
说起八五○农场对北大荒开发的贡献,大家公认的是它是北大荒的“孵化器”,如母鸡下蛋一样,建设了12个“八”字头的农场,现在它们都是北大荒垦区的骨干农场,为中华大粮仓的建设都有大贡献。而第一个受命走出八五○农场,去开辟新战场的是老红*、铁道兵三师代理师长*振荣。
据场史记载,年2月5日,余友清场长派出三个踏查小组,分赴穆棱河南北,宝清大禾镇、南横林子、饶河沿江一带十余处,为扩建新场选择开荒布点的位置。踏查组背着沉重的仪器、干粮、背包和枪枝弹药、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四十余天,往返跋涉共四千余里,胜利地完成任务,提出了初步规划。接着在六月五日派出三个中队去穆棱河南的一棵树,小西山、迎门顶子、“交通部”、虎头、大王家、
南横林子等地,为即将建立的八五二、八五四、八五八各场布点、盖房、修路。随后又派出9名技术人员、82台机车、台农具和机务人员去这些地方开荒,共开出亩,为即将建立的新场第一年春播做好准备。年3月,老红**振荣副场长率领工作人员离开农场去宝清筹建八五二农场。
年夏天,为写《仰视你,北大荒》,我到八五二农场采访,听到过许多*振荣的故事,我在文中写过:
农场健在的老战士告诉我,北大荒最值得歌颂的是开创了中国农垦事业的王震将*,还有八五〇农场的第一任场长余友清和八五二的老场长*振荣,他们都是战功卓著的老红*。
农场的人还讲起他们随王震将*一起踏查和规划荒原。他们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进山伐木,他们冒险进入日本侵略者构建的虎林要塞,拆解炮弹打制农具。
人们更不能忘记,在十年内乱中含冤去世的*振荣场长。这位王震将*的老战友,在长征的路上,王震当连长,他是排长。在南泥湾大生产时,他是三五九旅最能干的营长。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他因指挥铁道兵抢修大同江桥立过大功。亲人们在为他的遗体更衣时,才发现他满身的战伤和他那惟一的脚趾。他的9个脚趾都在北大荒踏查时被冻掉了!他的亲人扑在他的遗体上痛哭,全场的干部群众在他的办公室前痛哭。他带领全场职工开垦的75.5万亩耕地在残雪中呜咽,他亲手栽下的青松林在寒风中颤抖……
这次在八五○采访,我又发现了许多关于*振荣的材料,如果不把写下来,会对不起他的在天之灵,对不起仍然怀念自己老首长的老战士们。
年秋,由王震提议,动员铁道兵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的报告,已由中央领导批复。王震在鹰厦线南平指挥部,接见了铁道兵三师代师长*振荣。他们是老战友,情深谊厚。年*振荣在江西宁都参加暴动后.不久就在王震属下工作和战斗。在征程上,王震当红六*团*委,*振荣当刚成立的红六*团电台队队长;南泥湾大生产中,*振荣是三五九旅的营长。年,三五九旅挺进东北战场,*振荣已是团长。后来成立护路纵队,*振荣又任护路纵队支队长。年末,*振荣指挥抢修山海关铁路枢纽工程的胜利,保证了东北百万人民解放*进关,加快了平津战役的进程,因而立大功一次。
抗美援朝期间,成立中国人民 铁道兵部队,*振荣任铁道兵三师代师长。在抢修大同江桥的战斗中,*振荣不顾敌人的狂轰滥炸和定时炸弹的威胁,坚持在一线指挥,再立大功一次,荣获金日成授予的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年归国后,又奉命开赴鹰厦路前线,参加铁路建设。
这一次,王震是特地从北京铁道兵干部学习班把*振荣调来的。在学习班里,*振荣因年在关家垴战斗中被日寇俘虏一事正在接受重新审查。
王震司令员一见面便开门见山地告诉他:“我们并肩战斗了20多年,你的历史,你的为人我都了解,用不着背包袱。现在胜利了,国家要搞建设,我们这些指挥打仗、敢拼敢杀的老战士,都要学会搞经济建设。我已向中央提议去开发北大荒,希望你再跟我并肩战斗,一起去开发北大荒。”*振荣沉默片刻,便以*人的姿态接受了老首长交给的任务。
一个标准的*礼和紧紧的握手,就是一位*人接受上级命令敢于赴汤蹈火的仪式。过多的誓言,不是*人的习惯。
*振荣回部队做了简单的工作交接,于10月22日来到了虎林,出任八五○部农场副场长,开始了他的农垦生涯。一个正师级干部担任农场的副场长,*振荣没有记较。他的爱人赵英华,也于10月29日带着两个孩子离开北京铁道兵总部。从此,这对患难夫妻和北大荒,和北大荒人,和北大荒的垦荒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八五二的老战士回忆,年3月12日,漫天飞雪。地处边陲的宝清县人民*府大院里,来了五位*人。
身穿*呢*装的*振荣师长告诉宝清县负责接待的副县长:“我们是奉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命令,以八五○部农场为基地,来勘察完达山北、宝清境内的荒原的,大部队随后就到。”这位副县长感慨地说:“这块土地是三五九旅解放的,有63名三五九旅干部、战士牺牲在宝清城下。现在再由三五九旅改建的铁道兵来帮助建设,意义太深远了。县委、县*府和全县人民一定要全力支持。”
第二天,*振荣带着计划员甄科、生产股长李法海、通讯员张寿泉,背着干粮、枪弹和地图,在万金山区公所找了一位老猎人当向导,便向茫茫荒原进*了。
万金山区公所距县城东门5公里,是进入完达山北荒原的大门。大门往东,自“八一五”光复,日本开拓团败亡散逃,就荒无人烟了。在这东西南北千里范围内,有大片沉睡的荒原,所能看到的只是野兽出没的足迹。
走着走着,道路设有了,向导告诉*振荣进入荒原了。
*振荣听后,用手抬了抬被汗水浸湿的*帽,放眼往前看了看,迈开双腿,跨进没膝的积雪,率先向荒原冲去。千里雪原上留下了开拓者的第一行足迹。
总场部位置确定了。*振荣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荒原的面貌,又在白雪皑皑的荒原上继续踏查。夕宿荒原,他们多次击退野狼的袭击,历时七天才返回宝清。
初探荒原,*振荣摸清了完达山北麓有多万亩可垦土地。他立即拟写电文向王震司令员报告,请求大*北上。在*振荣指挥下,一场以铁道兵复转官兵为主体的征服完北荒原的战斗就此打响了。
年4月上旬,根据*振荣的建议,王震派先头部队开进完达山北,进入了荒原。随着解冻期的到来,东边小清河,西边挠力河,北边大酱缸,中间的蛤蟆通河及大小索伦河相继开化。6条大河,数十条水线上下一齐流,把荒地块块隔开.团团围住,通往宝清县城的雪道冰路刹时变成泽国水道。汽车“抛锚”.马车“搁浅”,部队困在中间,战士们只好脱掉鞋袜,挽起裤脚,趟没膝的雪水,背、扛、挑、抬,总算把部队日常必需的口粮、蔬菜运进了荒地。可是开荒建场的大批油料、物资、机械工具和主副食品都运不进来。
一天晚上,*振荣和计划员甄科带着虎林来信,从宝清县城步行赶到荒地,在解放桥东临时指挥所的草棚子里,召开了进*荒原后的第—次紧急会议,传达王震司令员来电:
虎林八五O*委并转宝清指挥部:
你们深入完北地区,行动迅速,意志坚定,很好。目前转建部队正在整装待命,大量机械己经集中完毕,即将向你们垦区进发。望务于5月10日前打通虎林至宝清直达公路(尤其抓住穿越完达山之重点工程),以便迎接部队到来。祝你们胜利。
铁道兵司令员兼*治委员王震
随后,*振荣又传达了虎林总场*委关于抢修虎宝线的全面部署和指示。北京的电报、虎林的信件,像一声春雷,振奋人心。
会议开到深夜。在烟气腾腾的草棚里,*振荣具体布置了各中队的任务及有关物资供应等。
第二天,部队向完达山进发了。由于没有图纸,*振荣带甄科又赶赴县城,40公里路,傍黑才走到。甄科从县交通科找回一大套图纸,在办事处打开一看,傻眼了。什么“石砌拱桥”、“钢梁大桥”、“水泥涵洞”,全是一套正规标准设计,这怎么能用上呢?正犯愁时,*振荣回来了。他笑着说:“怎么样?设计师!”
“这图纸看不懂。”甄科苦笑着,又摊开图纸。*振荣看了一下说:“这些留着将来用吧、现在还是搞花钱少,收效快的。”
他拿起铅笔想画个样子:但又停下来说:“你想想,咱们在朝鲜战场抢修江桥时的情形,还琢磨不出来吗?”
甄科心中一亮,大胆画起了战时的抢修方案,“三脚架、枕木垛、立排架、下木笼”,一张张图纸出现在桌前。灯下,*振荣和甄科谈着、画着、改着.直到深夜才画好。
全线动工了。宝清——虎林公里的一条长线上;摆开了十几个连队多名干部战士。
*振荣亲自参加伐木战斗,被回头棒砸伤。他带着伤拄着拐棍指挥筑路大*,伐树、烧树根、铲草皮。将*岭下80名战士手拉4根大绳,拽着一个大锤,打下了千古荒原第一桥桩。经过千辛万苦的战斗,最后一块护桥板终于被钉在了第28座桥梁上。此时,己是年5月10日的清晨,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林,照亮了完达山口。伴着马达的轰鸣声,虎林、山北汽车相向而来。*振荣乘坐一辆卡车也从山里钻出来了。
这时,战士们围拢过来,挥镐举锹高呼:“全线通车了。全线通车了!”
八五二农场从此在南横林子诞生了,*振荣也完成了王震和八五〇农场赋予他的使命。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振荣---这位有着37年革命经历的老红*,在文革期间,含冤而死。由王震将*亲自指挥建立的八五○农场,是*垦精神的摇篮。这个农场走出的干部都是英雄好汉,他们不仅在完达山下、密虎宝饶一带建立了一批八字头的农场,还在内蒙、*和青海建设了最早的国营农场。走出八五○土地的干部好比种子,他们让*垦之花开遍祖国大地。
据八五○场史记载,继大批转业干部调往全国各垦区之后,年,医院抽调了二十多名医务人员支援*生产建设兵团。年5月,根据农垦部决定,医院抽调六十多名卫生技术人员和部分设备,医院,支援内蒙海拉尔牧区。年,农医院医院的人员和设备支援海南岛垦区。这次总场*委决定除留下门诊部40张病床设备外,将医院住院部全部人员设备和护校全体学员,按原建制全部支援海南。医院,调医院。为了全国农垦事业,我场一院扩三院,做出了应有贡献。
年八五〇农场职工支援海南岛垦区的医院大楼前合影
为收集早些时候调离八五○农场的干部走出去再创业的事迹,农场组成采访小组走访了内蒙海拉尔牧区,寻找八五○人。他们向我介绍说。
年10月13日早8点,我们如约医院,刘伟民书记和其他几位同志都在等候我们的到来,落座之后医院的过程:年5月末,王震部长与牡丹江农场管理局协商,决定由牡丹江局抽调10个农场的部分医护人员组建“医院”带着医疗设备支援呼盟。同年7月,该院迁至海拉尔,编制人,即今医院的前身。那次支援建院带队的是*支部书记刘庆余、副院长邓云。
刘伟民书记说:“是啊,医院的老医护人员都退休了,我们都叫他们为北大荒人,他们非常敬业,医术高,服务热情,一直保持部队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我们每次开大会都要教育现在的年轻人,让他们了解这段历史。”
上午九点,张志伟科长领着我们先到了在医疗统计岗位退休的展庆文、马惠兰家,老两口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展老说,年3月,我毅然由北京部队乘专列来到了北大荒,分配到密山农垦局八五○农场5分场8队,这个队的地点在辉崔,有干部战士余人,主要来自总*歌舞团和北京医院的医疗行*人员。说实在的当时是相当艰苦的,天气很冷,地下有冰雪,住的是临时搭建的人字架,地上铺草,无法取暖,睡觉都戴着帽子,可以说真冷呀。伙食吃的是大碴子,几乎没有细粮。但同志们精神状态非常好,人力开荒,用铲子挖坑种大豆,经常苦战数天,还经常夜战,当时大家脑子里只想着争取丰收的愿望,干劲十足。我在北大荒的两年多中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能活到今天真的不容易。
展老说,接到农垦部医院的指示后,医院的六十多人上了专列,直奔呼伦贝尔大草原。于年6月末奉调支援内蒙海拉尔垦区,一直到我离休在草原安度晚年,已经46年了,对这片土地有了感情,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的老伴也是垦荒人,儿女也在为垦区工作。有时候人们问我,你是北京人不想回去吗?我说要我说真话真想回去!我也想回八五○啊!但我们一天也没离开这片大草原。
紧接着我们找到了已经退医院上班的牙科主任刘淇,刘淇是八五○农场年支援呼盟的原医院*支部书记刘庆余的大女儿,他的母亲和父亲刘庆余都是从杭州来到北大荒的,当时刘淇刚两岁多,因为在八五○农场父亲母亲工作太忙,干脆就把她送到了杭州的外婆家,这一呆就是两年,5岁的时候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她懵懂间还记得当年他们全家住在西岗的土房子。谈到父亲的时候,刘淇流出了思念父亲那伤心的眼泪。采访结束她又热情为我们找好多父亲生前的老照片,把妈妈保留的唯一一本爸爸生前的讲话录音带也无私奉献了出来。
下午1点半,医院*委书记刘伟民书记又带我们参观了海拉尔农垦局局史馆,在谢尔塔拉志上找到了年6月12日,王震部长关于呼盟开荒的指示:“为坚决积极支援呼盟垦区同时挽救牡丹江局因涝灾造成的损失,充分利用牡局物资、人员的力量,采取紧急战斗行动,打开呼盟垦区的局面。特决定:岭南设4个总场,即八五八农场派出的干部到索伦,八五一○农场派出的干部到特门,八五七农场派出的干部到扎兰屯,八五六农场派出的干部到那吉屯。以上,八五八及八五一○的干部随偕家属到乌兰浩特市,八五七、八五六的干部及家属到扎兰屯集中。请呼盟农牧场管理局即派出2名副局长,分别到乌兰浩特和扎兰屯迎接。岭西6个总场除八五○在谢尔塔拉外,其他由你们部署。”
看来,北大荒垦区对内蒙的支医院,还在呼伦贝尔草原建设了一批农场。
据呼盟志记载,年15日,牡丹江农管局成立了支援呼盟垦区开荒指挥部,派出总场级、分场级和生产队级干部名,拖拉机、农具手、技术人员人,做成了10个总场、50个分场、个生产队,分布在额旗、陈旗、鄂温克旗、喜旗、阿旗、前旗及满洲里、乌兰浩特两市境内。同时设扎兰屯、乌兰浩特两个分指挥部和10个总场级指挥部、开荒建场。年8月30日,中央农垦部电示;牡丹江农垦局支援呼盟开荒人员全部(包括拖拉机手、康拜因手、汽车司机、修理工和领队干部)确定留在呼盟垦区工作。
在此,我们知道了八五○农场支援呼盟开荒队人员全部分到了谢尔塔拉牧场。第二天,我们按照张志伟联系的线索,我们驱车赶往谢尔塔拉牧场,我们采访了谢密左、李秀忠、陶经员、牛广*、王德品、孔广锡等六位转业官兵和四位是山东支边青年。
他们从走出八五○农场那天起,在大草原上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的青春已化作了草原上丰收的庄稼。他们永远以自己是北大荒人而自豪。
在谢场的场志上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用一双锐利的眼睛,在苦苦搜寻曾经在此战斗过的老垦荒战士的踪影:王瑞年转业到八五○农场任分场场长,年到谢场任副场长,在海拉尔农牧管理局纪委副书记岗位上离休,年病逝,享年64岁。尹胜田年转业到八五○农场二分场任副场长,在谢场高台子油库主任岗位离休,年逝世,享年76岁。梁立兴八五○农场4分场副场长,在谢场机关*委书记岗位上离休,年2月逝世,享年79岁。王福荣58年转业到八五○农场2分场任副场长、总场副书记,年任谢尔塔拉牧场副场长,年离休,年逝世,享年86岁。
北大荒有首歌唱道:“十万官兵今何在,无名花开满原野上”。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在浩翰的*大戈壁、在神圣的青藏高原、在祖国大西北的甘肃、青海,有多少从北大荒垦区走来的英雄战士拓荒种地,建设农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一片片由荒凉变成富饶的土地。也许他们的故事鲜为人知,但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如青山长在。让历史永远铭刻他们光荣的名子。
铁道兵*垦第一场铁道兵*垦第一场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