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老地图。史义*收藏)
我是很喜欢收集二战期间日*侵华的老照片、老地图的。这些资料中很大一部分是反映日本关东*与东北抗日联*在北满作战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有的是侵华日*老兵的个人影集,有的是日本炫耀其战功的历史画册。
(姜宝才、史义*、张广胜在看伪满地图。崔俊国摄影)
最近在沈阳采访时,到收藏家张广胜家看到一些这样的历史照片,有一次勾起我对家乡的怀念,因为他收藏的一些老照片中有很多是反映我家乡历史风貌的。这些历史照片对国内抗日战争史研究,对东北抗日联*史研究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由此,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这些历史照片中的一些自然环境,比如当年的东北抗日联*的战绩地,日*侵华期间与东北抗日联*交战的记载与国内的史料做一个比较性的考证,以补充我们史料的不足。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语出《论语·八佾第三》。
抗日战争的爆发快九十年了。时光流逝,有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史料我们是很难说清楚的。感谢一些民间抗战史料的收集者,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鲜活的历史资料。
(孙国田翻拍张广胜藏品)
佳木斯旧影
我的朋友手中曾看到一本《步兵第三十七联队*旗の周边写真集》,这本写真集的编辑者是步三七会。出版时间是昭和五十七年。
在这本写真集第三十三页有佳木斯几张老照片。
(佳木斯街景。史义*翻拍)
年12月1日,伪满于佳木斯设置三江省。
三江省设置之初的管辖范围,包括原黑龙江省的通河、凤山、汤原、萝北、绥滨5县与吉林省的方正、依兰、桦川、富锦、勃利、宝清、饶河、同江、抚远9县,共14县。年7月,设置佳木斯市,由省直辖。年6月,增设鹤立县;撤销凤山县,并入通河县;将宝清、饶河2县划归新设之东安省。是时,全省共辖1市、12县。
据年10月统计,全省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6万人。
年1月,将勃利县划归东安省管辖。同年8月,将黑河省的佛山县划归三江省管辖。至此,全省共辖1市、12县,即:佳木斯市,方正、依兰、通河、汤原、桦川、富锦、萝北、绥滨、同江、抚远、鹤立、佛山县。
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伪满洲国覆灭,三江省建制自然解体。
(佳木斯火车站。史义*翻拍)
(佳木斯新火车站。史义*摄于年)
(佳木斯商船码头。史义*翻拍)
(佳木斯松花江畔的打渔船。史义*翻拍)
(今天佳木斯的松花江畔,这里就是当年的商船码头。史义*摄于年)
(佳木斯通往莲江口的商船。史义*翻拍)
鹤立岗就是鹤立
鹤立岗这个地名就是居住在黑龙江省鹤立、鹤岗附近的年轻人现在也说不清楚这个名字的来历。鹤立和鹤岗的“鹤”字,在我的家乡发音为hao之四声,就是“浩”音。说到这个地名得先说说伪满时的鹤立县。
(伪满鹤立火车站,旁边又一个忠灵碑。史义*翻拍)
鹤立县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境东部。伪满始设县的建制,隶属三江省管辖。鹤立县,以鹤立河得名。清末,黑龙江总督、巡抚曾奏请于鹤立冈设置鹤冈县,隶属兴东道。虽拟“即设”,但人口稀少,未能成行。中华民国年间,鹤岗农、商代表联名呈请要求将“汤原之鹤岗镇分区设治”,黑龙江省*府以“库储空乏”,令复“暂从缓议”。东北沦陷后,年6月1日,伪满公布,“以三江省汤原县及萝北县区域之一部,设置鹤立县”,伪县公署驻鹤立镇,隶属三江省。
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年12月,经合江省*府批准,将鹤立县所属兴山镇划出改设兴山市,由鹤立县领导。年4月,兴山市改由合江省管辖。同年9月,复将兴山市改由鹤立县领导。年2月,合江省*府于鹤立镇设立第四专员公署,将鹤立县及兴山市同时划归第四专区管辖。同年7月,撤销第四专区,鹤立县改由合江省管辖。年10月1日,合江省*府发布《布告》,经东北行*委员会批准,将汤原、鹤立两县合并为汤原县。(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我家年至年曾在鹤立居住过,那时的老人曾把鹤立叫做鹤立岗。在鹤立林业局公安局看守所的南边是关东*的一个司令部,典型的日式建筑,周围种满了丁香花,春天时节花满枝头,花香四溢。那时居住在这个房子里的是合江林业管理局工程公司经理孙伟一家。大概年代鹤立林业局将这栋具有历史意义的房子拆除了。
我小的时候,火车站附近还有很多日式房子,现在已看不见了,但火车站的主体至今还是照片中的这个建筑,我每次回东北时路过这里时都要留恋的凝视着它。照片中的这两块碑我小的时候就没有看到过,大概是九三光复时被苏联红*推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攻打鹤立时,苏*死了一位*人,他的墓地和纪念碑就在这个火车站的后面。我小的时候经常到这里玩耍,记忆非常深刻。
在鹤立岗的东北,就是现在新华发电厂位置是日*的*用机场,我小的时候飞机包保存的还很好,我们一干淘气的小伙伴经常到哪里捡子弹壳卖废铜。听老人讲,小*子在时县县通飞机,那时还不相信,后来长大了发现很多县城附近都有飞机场,再后来我收藏过一本日*航空线路图,我相信了。当然县县通飞机肯定不是民航了。
在鹤立镇内的一居民家的院内原来有一口井,那里曾活埋过12位抗日志士。
(史义*拍摄)
后来当地*府在这口井边立了这么块碑。碑中的金成钢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老战士李在德的母亲。李在德现居住在北京。这碑前的鲜花就是年李老和女儿到鹤立祭奠英灵时献的。因为这块碑立在居民院中,后来当地*府又在鹤立镇东边的鹤立河边建了一座纪念碑。
(史义*拍摄)
这个纪念碑是建在农民的庄稼地里,因管理不善,年时已很破败了。加之这里距镇中心比较远,不方便纪念,于是汤原县*府又在鹤立火车站的东面建了一个纪念十二烈士的纪念碑。
鹤立火车站后广场的南面立过日*的“忠*碑”,北面立有苏*的纪念碑,中间靠东立有中国抗日十二烈士纪念碑。
我在《*旗の周边》这本画册的第27页看到一段图说,大意是鹤立岗是佳木斯和兴山之间的一个火车站。是的,鹤立火车站距鹤岗和佳木斯之间的距离都是30公里。
梧桐河金场旧影
(史义*翻拍)
梧桐河金厂是我非常熟悉的地方,这里在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先进林场(现在更名为尚志林场)。看到这张老照片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
这里是年7月陈芳钧、马克正组织伪矿警队起义的地方,也是赵尚志殉难的地方,我和王礼堂、贺喜林等曾在离这里不远的吕家菜园子为赵尚志将*立过一块将*遇难碑,也曾和鹤北林业局资源局的戴福*等在这里搜寻过日*侵华遗留物品,而且收获颇丰。我为什么对这里这么熟悉,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
关于这个金厂的来历是这样的。
梧桐河水系盛产沙金,大规模开采是民国时期,据《鹤北林业局志》记载:采金最盛的时期(年——年)已有人之众。整个梧桐河水系采出的沙金达44万两。到民国12年(年)由于官办金矿(厂)亏损,采金业逐渐衰落下来。至年,采金业又出现了新的高潮,采金工人也增到了余名。年由于日本侵略者怕采金工人“通苏”而强行解散了一些采金队,剩下的的零散采金者已不足人。
(冯仲云)
东北抗日联*著名将领冯仲云也曾来过这里,并组织了伪矿警队起义,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六*二十九团。可以说这个金矿是一个孕育英雄的摇篮,从这里走出去的英雄陈芳钧牺牲在了汤原,赵尚志将*在这里为国殉难。
年代以后,黑龙江省原省长陈雷和妻子李敏多次来到这里凭吊。
(年5月中国现代史学会组织的寻访抗联战斗遗址的成员和黑龙江省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部分成员在尚志林场前合影。前排左五为李敏、左四为鹤北林业局*委书记马德弟。白宝春摄影)。
(这块碑是陈雷和李敏于年代初在林口石材厂亲自镌刻的,鹤北林业局水暖科派车,我带车到林口拉到这里的。史义*摄影)
(这里就是梧桐河金厂遗址,图中站立者就是搜寻侵华日*遗留物证小分队队长戴福*,我是这个小分队的顾问。这里已经是一片豆地了。史义*摄影)
(这是遗址上残留的一块石磨。史义*摄影)
观都金矿局
(史义*翻拍)
在《*旗の周边》这本画册第64页中有一幅关于太平沟和观都金矿的照片,为我们保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此照片我曾送给过萝北县旅游局局长陈志刚。
关于观都金矿《萝北县志》有详细的记载:
萝北县原辖区辽阔,盛产砂金,以太平沟为中心,散布在东西余华里,南北余华里的范围。分观音山矿区(现属嘉荫县)和都鲁河区。
早在清同治年间,就有民间私采*金者,还有大批俄人越境盗掘。后引起官方重视。光绪十三年(年)北洋大臣李鸿章由瑗珲派遣清兵将太平沟,观音山、都鲁河等地的俄人驱除出境,并派李鑫镛任督办,官商合办金厂,招工开矿。光绪二十六年(年),庚子事变之际,俄兵再行占据并盗掘,翌年俄国人完全获得了金矿采掘权。主要采掘太平沟、观音山、佛山等靠黑龙江沿岸最近的砂金地。光绪三十二年(年)萝北设治,清俄经过协商,以巨款赎回了矿权,继续由北洋经营。清宣统元年(年),矿区兴盛,采金工人来自四面八方,多达00余人,至宣统三年(年),改由黑龙江省官办,设立萝北金矿局。
民国2年(年),观音山及都鲁河两金厂合并,更名观都金矿,其总局设于太平沟,各重要矿区设置4个分厂和分局。
(黑龙江边的村落就是太平沟。史义*拍摄)
东北抗日联*也曾多次袭击过观都金矿局下辖的一些金矿,如年4月下旬于保合率领的三*留守团曾袭击过金满沟金矿。这次战斗缴获手枪、步枪和许多文件,还缴获沙金30斤,敌《大北新报》有详细的报道。
金满沟金矿的具体位置在今鹤北林业局东干线90多公里的九里庄东的南山坡。
(年9月9日,中兴林场派出所的一位朋友(左一)、中兴林场退休的小学校长王宝生(左三)、九里庄村民(左二和左四)、鹤北林业局电视台一位摄相师(左五)陪我到金满沟考察完后合影)
(金满沟金矿残留的城墙。史义*摄影)
(我挖掘出的部分生活物品。史义*摄影)
(金矿外围的战壕。史义*摄影)
萝北的客车站
(史义*翻拍)
在《*旗の周边》这本画册的第58页有一幅图片是公交线路的标志牌,这块标志牌标示的很清楚,一个方向是到兴山,一个方向是到绥滨。这条线路的走向和路过的地方大致是:自萝北(肇兴)向北到名山,再向西到凤翔,然后自梧桐镇(现名尚志村)折向南到鹤岗(兴山);自肇兴向南通向绥滨。
这个标志牌其实是树立在萝北县城(肇兴)的公交车站边上的,从图上还可以看出一辆公交车正从车站内开出。萝北县城当年是在靠在江边的肇兴镇,这里距现在的萝北县城45千米。年萝北设治局升为县后,县治在兴东。东北沦陷后,年8月组成伪萝北县公署,设县治在肇兴。凤翔镇作为县治是年。
另外,现在萝北县县城原来有很多名字,比如鸭蛋河、陶质斌、凤凰,到伪满时又改为凤翔。我手头有一份日本关东**事地图,是年印刷的,地图上把现在的凤翔镇还标注为凤凰。
年萝北才开始正式修建简易公路,年竣工,全长公里。民国初年又修通了凤翔至肇兴的边境土筑公路。日伪时期整修了凤翔至肇兴和绥滨的的土路,并将凤翔至兴山(鹤岗)的土路改为简易公路。这条公路从凤翔到名山后基本是沿黑龙江向南到肇兴,到绥滨的。从绥滨坐船过松花江就是富锦,这条公路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萝北上街基
(史义*翻拍)
萝北上街基,就在肇兴的北面。这张照片拍摄于年。
关于这张照片,我还想补充一点内容。首先这张照片上有两个手写的字“新春”,再看下面的图说:
“昭和13年2月4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这是中国的农历正月初五,就是在这个“破五”之夜,东北抗联六**长戴鸿宾、三*一师师长蔡近葵率领六*、三*各一部共约人,不是图说中所说的“(骑马匪)”。他们从公义永村出发,到肇兴时已是拂晓时分了,也就是2月5日了。抗日联*首先攻打的是肇兴的西门派出所,击毙伪所长崔子彬、击伤伪警长王久全。抗日联*在进攻伪县公署时遇到敌*顽抗,连发38迫击炮弹,均因受潮未爆而未攻克。进攻南大营的部队也遇强敌顽抗,被迫后撤。部队撤至城西4华里的上街基村在这里发生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后来部队撤至苏联境内,再后来除戴鸿宾被苏联关押外,其他官兵均被送到了*。东北抗日联*的整体实力大为减弱。这里的内情还很多,比如在攻打肇兴前的2月2日,另一支部队由张寿篯(李兆麟)率领多名骑兵攻打鸭蛋河,未攻克却撤至山里,没有去会合戴鸿宾的部队,原来是相约会合共同迎接赵尚志从苏联归来的,如果两*会合,戴鸿宾的部队还会撤到苏联吗?这一直是东北抗日联*史研究上的不解之谜。
(五十年代蔡金葵、于桂珍合影)
关于年初戴鸿宾、蔡近葵组织三*、六*多骑兵攻打萝北县城肇兴,后失利退入苏联的情况,年8月,我和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韩尉、燕蓓等到*乌鲁木齐采访了蔡金葵的夫人于桂珍老人,她向我讲述了那次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改变了北满抗联命运的战斗,她说:
那时,冬天冷啊!东北是冷得很,冬天穿了乌拉头子,脚还没冻,就是脸冻坏了。
部队黑天白日走,一到热乎地方脸就起泡,那时候在部队上一天觉也睡不上,有的时候,骑在马上就在马上就睡了。马一攮前式把你吓得一抖,眼睛又睁开了。睁开了,等啥时候你又睡着了。
走了一天,走到半夜,就开始破那个萝北县。
说起来也没有破好,我们这边也负伤的人也不少。就赶紧叫老百姓医院送。后来嘛,日本子就把我们围住了,没办法。我那时候也有病,骑在马上迷迷糊糊。日本子在后边追着打。
有个*士他冲我喊,小于,你咋不快把马打上快跑!
你咋不拿个鞭子。
我说我没有鞭子。
后来他给我个鞭子。他说快跑!快跑!不跑敌人都追上来了。
就到苏联去了,我们在那种环境下也就是逼迫的没办法,逼得没办法才过江的。你不过江叫敌人把你包围了,都弄死了。到苏联去,苏联人把我们的枪、马都收走了。在苏联的时候,我们也是想回中国呀!苏联人不叫走啊!老蔡他们先走的,也不知道到哪去。当时我住院了,病也好了,我就闹腾。我说我要到老蔡那去,苏联人就开玩笑,不叫你去,就把你留在我们的国家。我说那不行,那我跟你们闹翻天,我说。我就成天闹,后来他就说,好!好!好!
有一天,叫我出院了,走了有多大半天,才到老蔡他们要上火车那个地方,那么多的车,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战士,走了多长时间,我记不得了。到了*盛世才就把他分到和田,分到和田以后,
到乌市,到乌市以后到沙雅,反正就到处走,我嘛就是在托儿所。我反正他走哪我就跟他到哪。我们一老娃娃也说,爸爸没有福,爸爸你看,喜欢吃肉,爱吃肉,想喝两盅酒,那时候买去也没钱,也还有限制,你看现在啥都有了,人也没有了,我想起这些个人真是……
我心里也难过!心里也难过!我想起来再一提这些老人,都好像怪难过的!我心里也挺不好受。
是的,谁不难过啊!听着老人讲蔡近葵临去世前,正好赶上过年,他就想吃上一点红烧肉,红烧肉炖在锅里还没熟,可肉香已经飘了出来,酒已经倒好了,蔡近葵说他有点累,想到屋里歇一歇,这一歇,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
每当冬季里,我爱呆在温暖的屋子里,在电脑旁看着我搜集到的老照片和我采访时拍摄的照片——那莽莽的大森林,那些战绩地,……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唐代诗人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中描述的场景:
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何依?必有凶年,人其流离。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
(我在萝北都鲁河湿地留影。宫本强摄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