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平(-)原名李雄善,年加入中国共产*,年7月成为中共虎林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年11月任东北抗日联*第七*三师*治部主任和七*补充团团长,年初夏在与日*讨伐队作战中临危不乱阻击敌人,但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光荣牺牲,时年29岁。
年9月,李一平出生在朝鲜咸境南道洪源郡龙云面。日本侵略者吞并朝鲜后,他不堪忍受异国统治者的高压重税,于年8月随同父母来到中国吉林省汪清县北蛤蟆塘落户。年,李一平考入龙井县大成中学读书。这所学校有不少教师倾向革命救过,常向学生宣传进步思想,介绍进步读物。李一平视野顿时开阔起来,他参加了学校的革命活动,成为活跃分子。年秋,李一平和两个好友一起离开家乡,在宁安(现牡丹江市)、密山、宝清一带以教员身份做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先后除掉了汪清县牡丹池一个亲日反动地主和北蛤蟆塘警察署一个作恶多端的警察。
年李一平加入中国共产*,被派到抚远县做青年团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又派李一平到饶河、虎林一带组织群众开展反日活动,李一平任县委委员。为了建立一支抗日武装,县委指示,李一平与崔石泉共同负责在饶河县三义屯办一所游击队士官学校,训练几十名进步青年,后来这些青年中的绝大部分都成为抗日游击队的骨干力量。年经组织同意,李一平化名李昌海参加了反动的“民会”组织,担任“民会”的文书。他利用这一公开身份,积极开展革命工作。他为游击队收集了大量情报,筹集不少给养。他还利用发放“民会证”的机会,给地下*的游击队员办了许多会员证,为抗日游击队活动提供了方便。同年4月,成立虎林区委,任区委书记。年7月成立中共虎林县委时,任县委书记。
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四*二师扩编成东北抗日联*第七*,李一平从地方调入部队,任七*三师*治部主任。年2月,李一平被派到七*补充团任团长。当时团里没有*委,他还兼做*治工作。李一平到补充团后十分注意抓思想建设,亲自为干部、战士上*治、文化课,教唱革命歌曲,讲解阶级压迫的道理,宣传革命远景,使战士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严格部队纪律,关心体贴同志,深受干部、战士爱戴和信任。直到今天有些当年补充团的老战士回忆起来说:李团长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团长。由于李一平工作成突出,年4月10日中共吉东省委三人团在一次会议上表扬了他。三人团在给李一平的信中写道:你的工作及各方面的表现,使我们非常满意。你不仅领导了补充团,而且帮助了五*三师,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年初夏,李一平所在部队在山里救活了两个奄奄一息的劳工。通过他们了解到:敌人从关里抓来很多劳工,正在虎林县黑咀子西北五、六里处修筑地下*火库,工地上除了有支装备精良的守备部队外,还有一个警察分队。根据这个情况,李一平和三师*治部主任季青、九团团长刘学悦、*委姜信太反复研究后决定攻打。第二天午夜,大部队包围了敌人驻地,迅速消灭了守卫部队,救出近名劳工,让他们打开仓库每人扛1袋面粉进山。黑咀子敌人闻讯赶来遭我*伏击,消灭守敌30余名,伪警察18名;击毙追击敌人10余名,还打死了1名日本指挥官。接应出来的劳工编进了各部队,补充团增加了70余名新兵。这次战斗后敌人惊恐万分,连夜派发急电,请求支援。同年秋,敌人大部队围攻堵截,部队断粮、断水,只好分散行动。这时李一平病倒,部队派一位姓曹的连长将他护送到阿布沁河口一个老猎户窝棚里养病。一天,日本“讨伐”队途经此处,由于狗叫暴露了目标。李一平把老猎户推出窝棚,命他赶快撤离,自己和曹连长退到林中一块石砬子后边阻击敌人。他们临危不乱,沉着迎战,先后击毙12名敌人,但终因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最后光荣牺牲,时年29岁。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