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转起向这位参加过抗美援越珍宝岛战役的
TUhjnbcbe - 2021/4/1 0:40:00


  顶着下午火热的阳光,步入乔司街道一条安静的老街,周围弥漫着一片祥和、安逸的气息,最终我们驻足于一幢毫不起眼的小楼前。


  推开紧闭的大门,屋内迎出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洋溢在嘴角的微笑竟让我忘记了他曾是一名参与过援越抗美与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老兵。


  老人叫王金宝,是余杭区仅有的参加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两位老兵中的一位。老人摸着膝盖说,知道你们要来,就没有贴膏药,这都是参*时落下的病根——关节炎。看着记者露出愧疚的表情,老人呵呵一笑说:“没关系,早习惯了!”


  于是,老人开始讲述他那惊心动魄的*旅生涯,从未经历过战争的记者也被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感动着。

抗美援越保家卫国


  王金宝,年1月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成为一名高炮部队的战士。年,应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主席请求,中国*府开始调集高炮部队进入越南,协助北越部队防御美国空中部队的袭击。王金宝所属的空*高射炮部队也于年2月秘密进入越南,部署于越南北部宋化、温县、谅佳等地。


  在进入越南作战之后,种种困难如洪水猛兽一般涌向王金宝和他的战友们。“首当其冲的便是恶劣的自然环境”王金宝说,越南地区气候湿润且多山,王金宝和战友们驻扎的北越地区更是雨水充沛,这就导致当地的空气湿度高的惊人,战士们长时间穿着极为潮湿的*装作战、吃饭,甚至睡觉。他和战友们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与此同时,茂密的雨林更是昆虫和蛇的“天堂”,巨大的蚊子蜇得战士们苦不堪言。


  除了要克服不利的自然环境,战地的生活条件同样苛刻异常。由于没有固定的营房,搭设帐篷又容易暴露阵地位置,王金宝和战友们只得在交通壕或山坡上就地挖掘步兵坑作为休息的场所。每逢下雨也只能用树枝搭设简易的雨棚避雨,睡觉时就在坑底铺上铺板,两三人挤在一起勉强休息一会。阴雨连绵的越南让新鲜的食物快速变质,战士们不得不精打细算每一顿饭所消耗的食材数量。


  如果将这些困难比做尚能渡过的湍急河流,那美*战机的偷袭、轰炸和潜伏在丛林中美*特务的暗杀、破坏就像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大江大河。几乎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的美*战机从王金宝和他的战友们头上呼啸而过,更令人头疼的是夜晚美国特务对阵地的破坏和对解放*士兵的袭击。


  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与作战环境,王金宝和他的战友们仍然以坚强的毅力和不变的决心一一克服,全身心投入到艰苦的训练、战斗中去。


  美*在越南战场上布置了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的先进程度上远超当时的解放*防空装备。面对这样的局面,王金宝说,首先是精神上要有必胜的信念,然后是开展技术练兵,王金宝和战友们力求不断在操作技术上精益求精,哪怕用老式的装备也一定可以击落先进的美*战机。


  王金宝记得,年7月28日的一次战斗中,美*的一架F-4战斗轰炸机,利用山头掩护,超低空飞行接近了王金宝所在高炮连的驻防地,敌机刚一露头,连长当即下令准备开火,王金宝迅速从测高仪当中报出敌机的方位数据,随即,炮口打出三发连射,划破长空直指敌机。随后侦察员报告“命中敌机!”这次战斗中,从发现敌机到最终击落只耗时二十几秒,创造了我*空*高炮部队建立以来的最短纪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王金宝赴越作战总共持续了约天,在对美作战的日子里,他所在的高炮部队共击落敌机97架次,击伤架次,共有22名战友在越南光荣牺牲。年10月29日,他奉命回国。

捍卫领土力保珍宝岛


  珍宝岛位于我国黑龙江省虎林县和饶河县交界地带的虎林一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当地居民世世代代在此从事生产活动,我国边防*也一直在该区域进行巡逻任务,维护国家的领土安全。


  但自六十年代初期之后,中苏关系不断恶化,中苏边界的冲突逐渐变得频繁,苏联不断对中国施加*事压力,并主动在边境地区挑拨事端。从年3月开始,苏联*队开始对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地区实施武装入侵,当年3月2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此时,王金宝所在的部队已经调防到东北,部队也被派往珍宝岛前线执行防空作战任务,听到这个消息,他不顾伤病主动请缨要求返回所在部队。上级领导在王金宝的再三请求下最终同意他返回部队参加此次战斗。


  在经历了越南繁茂雨林的潮湿之后,王金宝又受到了北方刺骨寒风的“款待”。当时的气温是零下32度,可以说是“滴水成冰”,在操作装备的时候战士们都需要戴上线手套,不然手就会被“粘”在装备上。战士们一般都住在帐篷中,但是5毫米厚度的毛毡帐篷却没有丝毫的御寒功能。


  尽管条件艰苦异常,但王金宝和战友们的心中都抱着一份必胜的信念,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是*人的崇高责任。为此,已经担任排长的王金宝和战友们抓紧一切空余时间进行作战训练,不断巩固和提高杀敌本领,时刻保持战斗状态,为应对一切可能的情况做好准备。


  最终,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以苏联*队的败退而告终。王金宝在珍宝岛前线足足坚守了15个月,和战友们一起完成了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使命。

安度晚年心系G20


  听完王金宝老人讲述过去的峥嵘岁月,心中不免荡气回肠。对于从未接触过战争残酷的我们来说,能够聆听一位光荣老兵的回忆和心声也不失为一段十分难忘的经历。


  话锋一转,我们问起了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老人虽年逾古稀,但依然精神饱满。此时,他胸前明亮的*徽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上午参加社区*支部会议时要求佩戴的,像我们这样的老*员,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起一些模范表率作用嘛。”老人爽朗的笑容也难掩他心中的骄傲与自豪,这是一种身为老*员、老革命才拥有的独特的自豪感。


  王金宝老人和社区内的一众老*员还在支部会议上向社区主动请缨,要求参与社区开展的大排查行动,尽管社区以他们年事已高为由暂时不予批准,但也不难看出王金宝老人渴望为社区,为“G20峰会”做出一份自己贡献的强烈愿望。


  在翻阅老人自己编写的《难忘的*旅岁月》一书时,我们不禁对这本充满回忆的书籍的创作过程产生了好奇。


  “您从开始写这本书到创作完成一共花了多久呢?”记者问道。老人略微沉思了一会儿,“最初是从年的战友会开始萌生的想法,当时在武汉的战友会上,有人提议要我写一写当兵那段日子的故事,考虑到自己退休在家也不曾有什么负担在身,便开始慢慢回忆。这本书是今年出版的,完成它一共花了近十年时间吧。”老人还提到原稿的字数足有6、7万字,但经过编辑与删减,才成了现在的版本。


  在提及创作过程中的困难时,老人又露出了笑容,“困难也不是没有,毕竟我只有小学的文化水平,但我所写下的内容都是真实的,我在下笔过程中都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所以才能顺畅地写出每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王金宝老人在说出“真实情感”四字时提高了嗓门,此时我仿佛也能感觉到老人书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真实而又深切的情感。


  当初王金宝老人刚复员回到乔司时,鲜有街坊邻居知道王老过往的从*经历。但在年王老的*旅生涯见报以后,人们逐渐了解到这位老兵辉煌的过去。一位街坊在看到有关王老的报道之后,每每遇见王老都会竖起他的大拇指“你的功劳真称得上是‘国家的功臣,人民的英雄’啊!”这让王金宝老人十分感动,在老人看来,能为国家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就是一种莫大的成功。


  王金宝老人昔日的战友们在王老的作品出版之后,纷纷前来求书,王金宝老人告诉我们,有一位战友看了这本书后,总结了三点:坚持正确的*治方向、钻研精神和奉献精神。对于这一评价,王老也表示极大的认可,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体会过这段艰苦的岁月才能领悟到这其中的些许真谛吧。


  访谈接近尾声,王金宝老人应我们的要求拿出了珍藏许久的“宝贝”——参*时期所获得的*功章以及一张由当时的越南*府所颁发的功勋奖状。老人的所有勋章都被整齐地挂在一条黑色大衣上,虽然这些勋章光泽不再,但每一枚无不饱含着老人珍惜的荣誉。


  见识完这一件件“宝贝”之后,我们的目光不禁又停留在一幅标满红线的老旧中国地图。王金宝老人告诉我们,这上面的红线表示了当年他所在部队行动所途经的路线,而两个蓝色的小点则是王金宝老人参战的位置。


  看着那些纵横南北、贯穿东西的红线,似乎可以在耳中清楚地听到解放*那整齐洪亮的口号和齐刷刷的脚步声。


  末了,记者问老人,最喜欢别人称呼他什么,他乐呵呵地说:“我喜欢别人叫我:老兵!”在老人看来,*人是他一辈子的身份,也是他永远的骄傲。

今天八一建*节,让我们一起点ZAN致敬这位余杭老兵!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来源:余杭晨报记者周铭实习生陈书恒

大家都在看

●台风“妮妲”倒计时!明晚起余杭降温,整整一周几乎都是雷阵雨天!下周二气温还会降到……

●余杭工业企业百强榜出炉!你是他们的员工吗?第一名的股票真好啊!

●只要你有余杭身份证!全国55个A级景区免费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起向这位参加过抗美援越珍宝岛战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