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故事(第三集)
横扫敌寇的东北国民救国*
撰稿:牛成仁
播讲:郑丽琴
录制:张宝
虎林人多是“闯关东”来的,多是山东人。山东人又多是直性子,落脚蛮荒之地以后,常与野兽打交道,便又生出了一身火爆脾气。日本*子来了,欺负咱,便来了脾气,一个个火刺楞的,有人一招呼,就抄起了家伙“干他娘的”。
高玉山人缘好,声望高,一呼百应,他的东北国民救国*很快就壮大起来。
今天,我们接着讲高玉山和他的东北国民救国*的故事。
高玉山攻占虎林后,迅速将驻守炮手营和独木河的队伍,以及李杜将*留下的重型武器调集虎林县城。撤到虎林的几支义勇*余部和县城商团先后加入救国*,使救国*的队伍扩展到一千多人。
年3月4日,高玉山被推选为东北国民救国*总司令,救国*共设两个旅,王惠卿任第一旅参谋长。部队按东北*服色规定穿灰色*装,并配戴红臂章。救国*召开了誓师大会,高玉山义正辞严地历数了日本侵略者霸占中国的罪恶行径,号召人民团结抗日,同日寇决一死战。
国民救国*
此时,黑嘴子伪警察大队长李象山闻信后,立即召集当地土豪劣绅密谋,组织扩建乡团,与救国*抗衡,并打电话威胁高玉山。
高玉山并不惧怕李象山的威胁,他亲自率领第一旅进攻密山。途经黑嘴子时,被李象山阻拦,他无暇理会李象山,绕道西进。在密山老等窝,有三支抗日武装闻讯相投,被整编为第三旅。高玉山的队伍越来越大,抵达密山城郊时,又遇闻讯前来支援的自卫*第五旅。
3月8日,由于李象山的通风报信,密山日*早有准备。高玉山率部至密山城外的时候,日伪*兵力已增加了几个团。激战十多天,密山城久攻不下,救国*阵亡二百余人。因伤亡严重、弹药缺乏,高玉山只好下令撤出战斗。
救国*战斗中
救国*回师黑嘴子,又受到李象山堵截,部队再次绕道,返回独木河。
在独木河休整期间,又有几支抗日武装相继加入救国*,整编成第四旅。
“九一八”事变后,日*对边远的饶河一带尚不能顾及,但以县长刘洪谟为首的饶河的反动统治者,却暗中勾结日本人。
4月17日,高玉山率部北伐攻打饶河县城,遭饶河县伪警察队、保安团等反动武装的抵抗。高玉山攻城未果,退至三义屯。虽然未取得胜利,但是饶河民众非常支持高玉山的义举,给救国*和自卫*送去精粉五百袋、大米一百袋、烟土五百两、肥猪五十口。
5月25日凌晨,经过一个多月休整,高玉山再次率部突袭饶河县城,拂晓时分,从三面包围了饶河县城,第四旅的迫击炮(只有两发炮弹)向城内开炮,只发射一枚炮弹,就将城内的一座木楼炸毁。城里的敌*见救国*居然有炮,惊恐万状,乱成一团。救国*乘势攻破县城西南角。这一仗大获全胜,击毙保安大队长,伪县长刘洪谟弃城逃跑。
围攻饶河
救国*攻克饶河县城,释放被押的中共*员和抗日会员,声震三江大地,又吸引李杜自卫*余部加入,当地爱国群众也纷纷报名,关内的一些青年学生也不远万里,投奔救国*,抗日救国。此时的救国*已扩编为十个旅,一万余人。
高玉山乘胜前进,又率部远征抚远。抚远守敌闻讯而逃,救国*兵不血刃,收复了抚远。
攻克虎饶抚三县
中国人就是这样,自古以来就有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精神,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那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的年,虎林人民团结在东北国民救国*的旗帜下,拿起刀枪,捍卫家乡。
注:此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是《虎林故事》栏目,讲虎林人的那些年,那些事儿。
撰稿牛成仁,播讲郑丽琴,录制张宝。
我们下一讲再见!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