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此为-11-17发的博文,现补充部分年的谷歌地图及说明,通过相隔十年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到农场的变化。
为了写博客作参考,更多是出于怀旧,在谷歌的卫星地图搜索中键入“红卫农场”四个字,仅有3个标注点,两个红卫农场场部,一个红卫农场砖厂。一开始以为卫星地图比较粗放,改送了相邻的创业农场,好嘛,红彤彤的一片搜索结果。没办法,顺着地图上的画面慢慢找吧!
谷歌的卫星图片看着非常过瘾,从红卫农场场部的标注点出发,在绿色的大地上沿着公路向西寻去,凭着记忆,我看到了王玉书地河东岸的一片民居。(点击图片可以放大观看,下同)
放大一看,一连已经改成底河村了,一连东边的32连则被称为蕙平村。公路沿线的老连队还保留着星星点点的房屋。
再看谷歌地图(下)原一连与场部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建筑。
我心想老外的地图标注的不一定准,再去百度搜索看看,结果黑龙江双鸭山地区只有两个“红卫农场”地名搜索标注:一个红卫农场场部,一个红卫农场砖厂。百度没有卫星图片,大白板的行*地图上,红卫农场的地域内星星点点标注的全部都是“村”,而相邻的61团地地域内,标注的全是创业农场xx队。——无语。
找来-年的红卫农场场志,发现改名的记载,现简要摘录如下:
年春,根据饶河县*府指示精神,农场会同县地名普查委员会,对农场场部及所属生产队地名进行了核调(*批注:用得着吗?)。经农场研究报饶河县备案,确定地名。
农场场部取名菖平,因所在位置多生菖蒲,且地势平展(*批注:农场绝大多数地方都平展)而得名。
谷歌地图镇西村菖平
一队取名地河——位于王玉书地河畔(*批注:地河边上菖蒲更多,地势更平,咋不叫菖平啊?)
谷歌地图底河村(同时在1连的位置英文标注红卫农场第一管理区)
二队取名平甸——位于平的草甸子上(*批注几乎所有连队都位于平的草甸子上)
谷歌地图荭西村在二连的位置地图上已经找不到平甸村了
三队——西沙岗,因西边有沙岗。
谷歌地图西沙岗村
四队——东沙岗,因东边有沙岗。(*批注:以沙岗为圆心可以转着圈的起名字呦)
谷歌地图东沙岗村红卫农场砖厂
五队——林通,北侧林旁有路通往厂部(*批注:是不是还有连队没有通往厂部的路吧!)
谷歌地图林通村(左上为场部,右下为林通村)
八队——八里庄,离场部八里地。(*批注:咋没有三十里铺啊?地图标注为八里桩,连队变里程碑了?)
谷歌地图八里桩
九队——友邻,同胜利农场接壤。(*批注:一连等农场周边的连队全与友邻接壤,谷歌地图上标注的是友临村而非友邻?)
谷歌地图友临村
十队——芳邻,居芳草之坪。(*批注:就这里的草香?)
十二队——邻沼,临饶力河畔沼泽。(*批注:哪个连队没几个水泡子?)
十三队——栎阳,居山且多生栎树(蒙古柞)。
十五队——三河,饶力河、七星河、王玉书地河交汇之处。
十六队——临清,南邻饶力河清波。
谷歌地图临清村
十八队——崇建,取重建谐音。(*批注:重建的连队多了去了,比如建点时的2连与1连合并,几年后在2连的位置又建了2连和32连两个连队,谁算重建?)
二十一队——鱼渊,位于养鱼池边。(*批注:池和渊相差远矣)
二十四队——临洪,临近别拉洪河。(*批注:河边的连队不止一个吧?)
二十六队——永林,要永远保持其茂密的森林。(*批注:这个名字好意境好,干脆把中国曾经的林区全叫永林算了)
二十八队——李木工岗,曾有一位李姓木工于此地居住。(*批注:是单身吗?他媳妇叫啥?)
二十九队——四通,位于公路的交叉点。
三十二队——蕙坪,长有蕙草的坪。(*批注:没蕙草,就剩下水稻了)
谷歌地图蕙坪村
我们当年建的房屋已经看完全不到了,公路北侧的方块内应为集中育秧苗的地方。
三十四队——杂林,在杂木林旁。(*批注:满村子鸡、鸭、鹅、猪,叫杂种更好记)
科研站——菖西,有水菖草,且在厂部(菖平)西边。
畜牧队——菖北,在厂部(菖平)北边。
以上居民点除十八队(崇建)和二十八队(李木工岗)跨富锦县境内以外,其余皆为饶河县辖属。(*批注:本来挺简单的事情,连队只听农场招呼就行了,如今的十八队和二十八队,一下子增加了两个婆婆,是听农场的,听饶河县的,还是听富锦县的?)
看了一下周围位于抚远、富锦、宝清、同江县农场的地名全都没有变,唯独饶河县内农场的地名全变成“村”了。
谷歌地图中部标记点为红卫农场场部
不知是农场的行*权属划归地方管理后,饶河县想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还是红卫农场会同县地名普查委员会,对农场场部及所属生产队地名进行了核调时玩了点历史虚无主义,想再来一次“开天辟地”,作为这片荒原的开拓者之一,我看着这些后改的地名打心眼里觉得别扭,我估计那些比我们更早进入这片荒原踏查、规划团部及各连队分布点的老*垦们心里会更不是滋味。
已近无语的我再斗胆说一句话,在以上四个县当中,恐怕如今饶河县是发展最慢的,聪明劲儿全用在改名上了——整个一个现代版的画蛇添足。
补记:查了一下年四个县在黑龙江省的GDP排名,与饶河相邻的三个县,富锦排名第7、宝清排名第10,这两个县离边境较远,条件较好,经济原本就比饶河县强,被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夹在顶尖上,位置最为边远的的抚远县的排名为48,地理位置优于抚远的饶河县果不其然落在最后,排名50。
又得知江滨农场为了纪念农场的开拓者,教育后人,农场有三条街道名起名为“振兴”、“荣芝”、“长春”,以纪念十二分场*委书记姜振兴、江滨农场首届*委书记吴荣芝、首任场长贺长春这三位农场的开拓者。
网友留言:
MUMU:看到谷歌地图13连边上弯弯曲曲的桡力河,还有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和山峦,脑海里就浮现出当年上山伐木和打石头的情景,同时也庆幸这里的生态还没有遭到破坏,还是如此郁郁葱葱。
-11-:16
溪水
也去谷歌重温了红卫的容貌,特别看了改为栎阳的13连,菜嘴子在地图上叫做“小菜根嘴子”,我想是不是菜嘴子出产“小根菜”呀?春天的时候漫山遍野的长着茎叶像葱.根像独头蒜的植物,它是我们春天咬到得第一口绿色。
《北大荒情》.重回哈尔滨留言补录:
涂燕:“四十年前,我们去北大荒时,大家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的,虽然后来大家的工作岗位有所不同,但在回城后又回到同一条起跑线。”退休了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后知青时代,各自重新打拼,知识改变命运,感叹我们边工作边学习,境遇相比真是好多了。
回复涂燕:知识改变命运,心态决定人生。
丹凤朝阳:往事历历在目,回味无穷。
老陈:兵团人,奔回南北讨生活。荒友情,天南地北总牵情。
采菊东篱下:《重回哈尔滨》,40年前的王玉书河的美丽景色挥之不去,抚今追昔,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思考。不论怎样,北大荒给国家、给全国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粮食问题是国家的根本。现在看是以破坏生态换来的,是有些遗憾。将来等粮食问题解决了,应该向垦荒那样大搞退耕还林,让王玉书河回到50年前野花满地,鸟蛋遍地可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