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工业发达,交通方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央于年9月15日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立即赶赴东北,开展建立东北根据地的工作。9月19日,*中央发出《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指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们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为实现这一战略方针,*中央按照统一的战略布署,先后派遣20名正式和候补中央委员,包括4名*治局委员,率领先后调集的10万大*、2万干部挺进东北,与东北地方*组织的力量会合,建立东北根据地。
中共中央东北局成立后,一批批**干部及部队陆续分赴东北各地。10月下旬,中共中央东北局派孙靖宇率一个营的部队和地方干部30余人抵达佳木斯,成立三江人民自治*司令部和三江地区行*专员公署,孙靖宇为司令员兼专员,并开始扩*。为扩大我*的影响,在进*合江的途中,孙靖宇以三江地区行*专员公署的名义张贴布告,宣传*的方针*策,开始沿途接收各县*权。同时,任命秦秀之、李述、王剑秋、丁长青、杨振魁、李巨川分别为林口、勃利、依兰、汤原、富锦、嘉荫等6县的民主*府县长。11月17日,中国共产*从延安派出的李范五、李延禄、刘英勇等20余名干部到达佳木斯,成立了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李范五为书记兼三江人民自治**委,李延禄刘英勇、彭施鲁、孙靖宇为委员,接替了中共佳木斯地区委员会的工作。下旬,吕清、孙西林带领60余名干部及由王景坤带队的55名干部分别抵达佳木斯。吕清任三江人民自治*副*委兼*治部主任,孙西林任中共合江省工委委员。12月14日,方强率领从延安来的10余名干部抵达佳木斯。按照东北局的决定,将三江人民自治*改为合江人民自治*,成立了合江*区司令部。方强为合江*区司令员,李范五兼任*委,孙靖宇、戴鸿滨为副司令员,吕清为副*委兼*治部主任。18日,为适应清剿土匪的需要,合江*区决定在依兰成立第一*分区,方强兼司令员,吕清兼*委,在富锦成立第二*分区。
11月20日,为尽快开辟工作,中共合江省工委在佳木斯市召开干部大会,按照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指示精神,提出了目前的工作任务:积极建立和发展我*领导的基干部队;建立*权,清查没收敌伪财产,恢复生产;发动群众反奸清算;成立合江**干部学校培训青年干部。
11月21日,合江省*府在佳木斯市成立。李延禄为主席,李范五为副主席。合江省下辖佳木斯市和依兰、勃利、抚远、同江、富锦、桦川、汤原、鹤立、萝北、绥滨、佛山、密山、虎林、饶河、宝清、鸡宁、东安、通河等县。接着,省*府发布安民布告,宣布民主*府目前的工作任务:维持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敌伪财产,恢复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并决定接管各级*权,建立新的人民民主*权。
11月25日,省*府作出决定,成立佳木斯地区专员公署,孙西林兼任专员。专署下辖佳木斯市和桦川、汤原、勃利、依兰、方正、通河等县。29日,又派孙为、张健阳、胡绍中、章克华、岳明、郭长治等14人到富锦地区开辟工作,并成立富锦*分区和富锦专员公署。孙为任*分区司令员兼专员。富锦地区辖富锦、绥滨、同江、萝北、抚远、佛山6县。11月下旬,省工委、省*府选派杨超时、韩毅、刘仲甫、常寿山、于华烽赴依兰勃利、鹤立、汤原、绥滨5县任县委书记。年12月,中共佳木斯市委、市民主*府成立。高大钧为市委书记,董仙桥为市长。由于*的组织及活动尚未公开,市委对外称为佳木斯市民运工作委员会,并以此名义开展工作。市委、市*府成立后,调整了行*区划,将市区划为5个行*区,区下设甲、牌,市郊划归各区分管。年6月,中共佳木斯市委决定成立市辖5个区的区委会和区*府。中共佳木斯市三区委员会和区民主*府(郊区前身)也随之成立,区委书记由民运工作团团长韩锡文担任,区长由王再泉担任。三区辖市区西部的5个街道3个乡。
建*建*工作普遍展开后,全省各地都解散了由国民*操纵或由地主、资本家、恶霸把持的地方复兴会、维持会;查封了国民*在当地的*部,接收了发电厂、邮电局等重要部门。同时派*员干部深入到工厂、学校、民主大同盟发动群众,宣传*的和平民主主张,扩大*的影响。年11月下旬,省工委派叶方接管了伪满《三江日报》社,并任其为社长。中共佳木斯市委书记高大钧,带领王炳坤、李海光,曹林等人进入佳木斯人民民主大同盟进行整顿,在其内部秘密发展*员,建立了*支部。高大钧兼任书记。
至年初,中国共产*在合江初步建立起来的*组织和人民民主*权,对下一步的反奸清算、剿匪等斗争,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佳木斯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