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
精神内涵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不畏困难、拼搏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勇于开拓精神
胸怀全局、强国富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精神解读
不畏困难、拼搏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
年3月,东北行*委员会派农业部秘书丰年同志到嫩江县创办鹤山农场。先遣人员只有9人,在茫茫的雪原上,他们架起了第一顶帐篷,迎接北大荒的暴风雪。3月3日,9个人举行了建场典礼,对空鸣枪3声,作为庆贺的礼炮,9个人把9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从此,荒原上响起了春天的歌声。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勇于开拓精神
年,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帷幕——这是垦区改革的现实环境;年,国家对黑龙江垦区实行财务包干,30年“铁饭碗”的历史宣告结束——这是垦区改革的必要条件;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至此,垦区改革找到了突破口。
胸怀全局、强国富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年10月,中央决定农建二师集体就地转业,而这时,正是国家实行*衔制的前夕。连年征战,曾立下汗马功劳的官兵们,本来可以通过授衔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但是,他们服从了大局,名官兵默默耕耘,奋力创业。他们以民族振兴的大局为重,以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为荣,表现出共产*人先公后私的高风亮节。
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拓荒者们承受了种种磨难,付了沉重的代价,其中包括鲜血和生命。六七十年代,54万全国大中城市的知识青年,踏着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和科技知识分子的足迹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北大荒。”
农垦事业奠基人——王震
发布日期:年12月18日
来源:北大荒博物馆
王震,年4月11日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几度辍学务农。年10月,首次接触毛泽东同志并受到他的教育。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王震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治家、*事家,是*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将*的一生光彩照人,他的一生充满创造精神、开拓精神。他为*、为人民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赢得了全*、全*、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现如今共和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也始终与王震将*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点燃了北大荒的第一把火,他揭开了中国垦殖史上气势磅礴的篇章。
年3月,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中国人民 第五师,奉命赴黑龙江省抢修汤旺河森林铁路。5月至9月,王震将*两次到五师,动员五师指战员“到北大荒建设机械化农场”,师长余友清率员踏察了密山、虎林、宝清、饶河等地。年元旦,第一个以铁道兵部队番号命名的农场――八五〇农场在虎林建成。
年至年,经中央*委同意,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命令铁道兵二、三、四、五、六、九、十一师的复转官兵,近两万人马,来北大荒安营扎寨,开荒造田。
来自铁道兵的“移民”们没有辜负司令员的期望,短短三年,在八五〇农场周围,出现了一批“八+”字头农场;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八五八、八五九……农场。
王震同志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农垦事业的奠基人,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卓越的决策者、领导者。从年至年,王震同志多次深入基层,规划北大荒的发展,指挥北大荒的建设,代表*中央、国务院、中央*委慰问北大荒的人民,勉励北大荒的干部群众发扬北大荒精神,办好北大荒的事业。几十年里,王震同志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北大荒的黑土地,王震同志的心始终牵挂着北大荒的人民。
年7月,作为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同志已是83岁的高龄了,仍念念不忘北大荒,代表*中央、国务院、中央*委前来垦区视察,他不顾疲劳地视察了垦区的红兴隆分局、牡丹江分局的一些农场、工厂和八一农大、农垦科学院,兴致勃勃地看了飞机航化作业、大豆喷灌和麦收,为我们垦区挥毫题词:“为国家提供亿斤商品粮和肉奶糖等多种商品而奋斗。”。
总局*委、总局的领导向王震同志曾送了一部他在北大荒工作和生活的照片纪念册,并赠诗一首:“将*彪耿思报国,挥师倥偬踏大荒。脚步铿锵翻沃土,汗滴莹莹飘谷香。身先士卒甘后乐,以身作则苦先尝。一代风范高风节,万世楷模举世扬。”
年9月4日,历史将永久铭记这个日子。今天,当壁镇——在江泽民总书记为王震将*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题词九周年之际,王震将*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新址落成暨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碑开馆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代表了万北大荒人对王震同志的敬仰、怀念。
在北大荒,王震将*展现了拓荒者创业与奉献的光辉风采,王震将*的名字与北大荒联系在一起。
来源:共产*员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