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饶河县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精准定位,坚持以“一带一区一窗口”建设为总牵动,因地制宜、深度融合的推进县域主导产业和扶贫产业发展,不断探索产业利益联结新路,确保贫困群众不离乡不离土不离村就能够享受到产业发展成果。共投入扶贫资金1.13亿元,发展扶贫产业项目5大类22个,同时,从贫困户劳动能力强弱、所在村性质等方面,建立并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差异化分配,实现了小额信贷、光伏产业和县级扶贫产业利益联结三个全覆盖,杜绝了“一发了之”的现象,提升了产业带动效果,实现了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增收。
一是发展主导产业带动一批。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蔬菜、食用菌、东北黑蜂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了一批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并建立了产业扶贫收益基金专户。全县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到亩,蔬菜棚室发展到栋;食用菌发展到万袋。东北黑蜂发展到5.2万群,养殖专业户户,养蜂合作社67个,从业人员人;蜂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家,蜂产品电商平台5个,电商家;现有蜂产品商标23个,主营蜜、胶、浆、粉四大系列多个产品,蜂产品年均产量吨,在北京、上海等50多个大中城市建有多个销售网络和网点,产值约1.5亿元。饶河东北黑蜂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东北黑蜂椴树蜜被农业部当做“中国蜂蜜”标本,饶河东北黑蜂产品屡获国内和国际大奖。以“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贫困户自种自养、养殖大户代养、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二是发展新兴产业融入一批。大力扶持新兴农业经济合作主体发展,全县各类农业合作社发展到个,其中26个合作社参与产业扶贫,采取参股经营、吸纳务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着力建设“乌苏里船歌百里*金旅游带”,以四排赫哲族乡、小南河村等民俗风情旅游为牵动、发展农家乐余家,年营业收入万元。
三是发展消费扶贫定制一批。年,我们以产带销,以销促产,推动产销融合,收录户贫困户自产农产品个,扶贫企业21家产品44个,认定扶贫产品25个,仅年就通过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电商平台、专区专馆等销售农副产品.8万元。
四是发展庭院经济增收一批。选择市场饱和度相对较低、产业准入门槛不高、产品与资金周转快、资源有支撑的种植养殖类品种,在第一书记、帮扶单位的引导下,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发展应季蔬菜、山野菜、紫皮蒜种植,家禽饲养等特色产业项目致富增收。
五是发展光伏电站和小额信贷受益一批。投资万元建设6个村级光伏电站,项目收益可带动全县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持续受益20年。为现存符合条件有贷款需求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落实小额信贷*策,带动贫困户受益增收。通过这“五个一批”,我们实现了所有贫困人口产业扶贫全覆盖,七成以上的贫困家庭达到了2个以上的产业利益联结,实现产业扶贫多重覆盖,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目前的.64元,年均增长23.4%。
来源:饶河县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
编辑:丁淑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