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东北边陲的中俄口岸城市密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人民空*的摇篮”、“装甲兵的摇篮”、“《红灯记》故事人物原型地”等诸多红色名片让这座丰碑林立的城市更加厚重、高大。
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横贯东西的铁轨犹如一条墨色苍龙链接祖国各地,为密山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80多年前,密山铁路诞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各个历史时期,这条铁路默默地承载着重任,铁轨上的汽笛时而低吼,时而嘶鸣,从没停歇,用不同的节奏讲述着“密山故事”……
日本关东*正在组织中国劳工修建密山铁路
密山南与俄罗斯(前苏联)接壤,东与中俄边境重镇虎头毗邻,是中国的东大门。日本帝国主义早已对这片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垂涎欲滴,他们侵略的欲火一浪高过一浪。上个世纪初,日本侵略者就向我东北派出大批侦察、勘探、测绘人员,以各种名义“踏查”黑吉辽。年(民国10年),日本开始策划针对中苏边境修筑铁路。10年后的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侵略者的铁蹄遍布各地,他们面对脚下的流油的沃土,狼子野心迅速膨胀,开始了长期霸占东亚的计划,他们要把东北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回东洋那个弹丸之地。
伪大同2年(年)1月6日,日本*官竹本率队攻占密山,未遂;1月7日,日*松尾联队在赵家店(今当壁镇临河村)炮击密山县城,县保卫团总队长单春霖、分队长张宝和带领反日组织与日*殊死决战;1月8日,日*80余辆*车开进密山县城,密山沦陷;同年7月,日本松田支队又挺进密山,从此密山陷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年3月1日,溥仪在新京(今长春)南郊杏花村举行登基典礼,改国号“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登基为“满洲帝国”皇帝,取年号为“康德”。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开拓东北殖民地经济,强化东满防线,迅速形成日本、朝鲜、满洲的经济圈,出于掠夺东北矿产、森林、粮食、口岸等资源和应对苏联的战略目的,侵略者急于将密山与图们、牡丹江、佳木斯用铁路运输网络连接起来。自年至年的12年间,日本人先后在黑龙江东部地区修建了图佳线(图们~佳木斯)、林虎线(林口~虎林,此线分为东西两段,西线为林密线,即林口至密山;东线为密虎线,即密山至虎林、虎头。)、兴宁线(新兴~东宁)、绥宁线(绥西~东宁)4条铁路干线,又修建了当壁镇线(密山西~当壁镇)等6条铁路支线和连线,总长度达.9公里。
日伪时期囤积在火车站的东北大豆,即将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
由于密山及周边地区土质肥沃,水源丰沛,适于农业发展,加之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民国*府东北地方*权曾计划修建穆棱至密山、延吉至密山的铁路,但因故均未能实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地区后,出于经济上的掠夺和对苏联*事的需要,在抢修图佳线的同时,就着手修建图佳线的支线——林密线(林口~密山)。林密线是林虎线的西段线路,由图佳线林口站分岔,经麻山、滴道、西鸡西、鸡西、永安至终点密山站。林密线的勘察设计工作,是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铁道建设局牡丹江铁道建设事务所担任,年(伪康德元年)1月9日至3月25日完成了勘察设计,轨距为毫米,路基宽度为5.5米,营业里程为.8公里。同年5月8日,南满铁株式会社在密山连珠山东侧二道岗(密山旧称)招工(实际上是抓劳工、抓“浮浪”),开始砍伐树木,搭窝棚设点,建火车站,修筑密山铁路,即林密线。修筑工程由牡丹江铁道建设事务所承包给日本包工商施工,全线分4个工区,雇佣中国廉价劳工施工。4个工区于5月9日陆续开工建设,翌年9月31日完成土建工程,土石方总量达万立方米。林密线铺轨工程于年4月22日开始,由林口站向密山站方向铺设钢轨,道床采用先铺轨后填充河砂的方式鸡西施工。7月31日钢轨铺设到鸡西站,9月11日钢轨铺设到密山站站内。年12月15日试营业,翌年7月1日正式运输营业。
日伪时期东安至当壁镇铁路路基和水泥混凝土方涵
在林密线建设期间,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国抗日*民的多次袭击。在奎山、青龙、兰岭、滴道、平阳、东海、密山一带,遭到抗日将领李延禄、周保中领导的抗日武装69次袭击,打死日本人16人,重伤6人。该线桥梁、线路、电杆等多处被捣毁,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嚣张气焰。
在日伪修筑林密线的同时,加紧修筑密虎线(密山~虎头)铁路,年2月开工,全程公里。年12月1日,从密山至虎头的铁路交付使用。到年,林虎线(林口~虎头)全线通车,全程.7公里。中间站有林口、杨木、奎山、麻山、青龙、兰岭、滴道、鸡西(西鸡西)、鸡宁(鸡西)、平阳、东海、莫和山、黑台、连珠山、密山、裴德、兴凯、杨岗、湖北、辉崔、宝东、安东岭、虎林、香鹤、清河、水克、月牙、完达、虎头29个站。此时的密山站仅有站线2条、货物线1条,调机车3台。这一时期,满铁用的客车基本上是接收中东铁路的车辆,多是美、英、俄等国家制造的四轴、两轴客车,以钢架木质两轴车辆为主,车内9排横硬座位,有通风、火炉等简易设备,定员46人。后来满铁大量从外国购进四轴客车,车体仍是钢骨木制为主,车长18米、定员80人。
日本战败后,一列车厢被苏联*队占领中国东北时运往苏联,另一列留在中国,年后成为中国铁道部长吕正操和滕代远的专车。“Pashina”型蒸汽机车在解放后称为“胜利-7(SL-7)”型,现仅存2台(SL、SL)。
年春,侵华日*为了抵御苏联和实施所谓的“北边振兴计划”,开始修筑当壁镇铁路。自今密山西起,向南4公里到南竹站(密山镇新河村),再向东南5.5公里过穆棱河木桥,即赵家店大桥(穆棱河大桥),东行8公里到新密山站(知一镇崇实村南),再向南行5公里到王胖子站(大顶山林场),到此分为两路,一路向东南先行2.5公里再南行3公里到达28公里站点;另一路从王胖子站向东7.5公里到白泡子兴隆站(白鱼湾镇湖沿村6组)。由密山西到当壁镇站全长28公里,由密山西到白泡子兴隆站全长33.5公里。年8月,东安(密山)~当壁镇~白泡子铁路通车。同年,还建成梨鸡线(梨树~西鸡西)、鸡恒线(鸡西~恒山)两条铁路。年,“大东亚战争”日本失利。6月,东当铁路(东安省建立后改的名字,东安~当壁镇)建至38公里停建,年5月,日*将东当铁路拆除,把钢轨和线路器材全部运走,至今可见路基和水泥混凝土桥涵。
年6月1日,日本侵略者为强化所谓伪满“国防”,将三江省的饶河、宝清2县与牡丹江省的密山、虎林2县划出设置东安省,加新增设之林口县(密山、穆棱、勃利县各一部分)共辖5县,省会设在东安街(今密山市)。年1月,将三江省的勃利县划归东安省管辖。同年9月,将密山县西部地区划出增设鸡宁县(鸡西)。年1月,将省会东安街改为东安市的建制。是时,全省共辖1市、6县。
密山黑台火车站日伪时期建设的炮楼式建筑
年3月,苏联把中苏共同经营的中东铁路北段(北满铁路)以1亿4千万日元卖给了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密山铁路就隶属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治、经济、*事等方面侵略活动的指挥中心,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大连设立的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的机构,是执行日本国策的地方机关,简称满铁。满铁集中全力于铁路、煤矿及调查情报工作,并积极配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密山铁路,即是北满铁路的一部分。
随后,日寇还从关内抓来多名中国劳工,修通了密虎铁路,在裴德修建了裴德火车站,并在裴德建立了经理部,由日本西雄株式会社和户日株式会社承揽了经理部所属的*营建设。他们在车站以北的地方修建了变电楼、上下水道、坦克跑道、武器库、*人会馆、*人俱乐部和小学校等,这些工程于康德7年(年)全部竣工。从此,通上火车的裴德成了侵华日*设在密山的一个重要*事基地。
满洲东安(密山)日本关东**人会馆(医院址)
年10月1日,满洲*府将东安省并入东满总省。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扩大,满铁企业也不断增多与扩大,到年日本投降时,总资产达到42亿日元,就业员工也从开办时的1.1万人增加到39.8万人。年7月,满铁日籍人员撤离东北,其在华机构全部被中国*府没收。
密山的铁路自年开办客货运输业务,从年1月至年8月为伪满时期,当时列车运行速度曾提高到70至80公里/小时。这一时期密山的铁路是日本人经营的,运输的货物除*需物资外,其余的全部是掠夺的煤炭、木材、粮食等物资。年9月23日,日本拓务省北满移民团先遣队34人到达密山城子河、哈达河。《密山县志》显示,到年,日本开拓团共移至东安市(密山)9个团、户、人。但是,由满洲国通信社于康德9年(年)8月1日出版的《满洲开拓年鉴》统计的开拓团共移至东安人数为人。随后的几年里,日本人先后在东安成立了“日本领事馆”、“东安铁道管理部”、“国境警察队”、“东安铁路警护团(队)”、“宪兵队”、“东安协和会”、“劳工协会”等组织,对东安省实施统治;“密山煤炭株式会社”管辖滴道、麻山、恒山、城子河等煤炭开采、销售等事务,以达到掠夺煤炭的目的;“农作物增产出荷定遂本部”,以“出荷粮”的名义逐村逐屯掠夺粮食,除了日**需外,其余粮食全部通过铁路经旅顺口运回日本。据统计,东安车站从年1月至年8月的9年的时间,共完成发出和到达的货物11.3万吨,旅客乘降.4万人次。平均每年完成装卸煤炭、木材、粮食等货车辆,发出和到达的货物1.2万吨,旅客乘降13万人次。
五十年代王震将*率领的转业官兵在密山车站
有统计显示,截至年日本从中国东北低价掠夺的大豆及大豆制品为:大豆.97亿公斤,豆油21.19亿公斤,豆饼26.63亿公斤。其中年大豆输出最高达到21.6亿公斤。年7月,满业、日本制铁、日铁矿业合资,组建密山炭矿株式会社,使东安(密山)煤矿从满炭分离出来经营。除了满炭经营的煤矿,满铁在抚顺、本溪、辽源、通化、七台河、蛟河、营城等一大批工矿城市,还有大量煤矿。据估算,在日本侵华的半个世纪中,日本从中国掠走的煤炭至少超过7亿吨,迫害致死的劳工数以十万计。除了煤炭,日本掠夺的资源还有铜、铁、金、铅、锌、铝、镁、锰、粘土等一切日本所需的中国矿产资源。到年,日伪在东北的工矿企业达家,属于像“满铁”这样大的日本垄断企业的东北工矿企业有家,资本总额61.06亿元。东北农业同样被纳入掠夺的轨道。为了加速对主要东北农产品的掠夺,日本侵略者先后设立了满洲特产中央会、满洲粮谷株式会社、满洲农产公社、兴农合作社等机构,并实行粮食的强制购销,同时压缩民食,减少供给,每年强制掠夺东北粮食总产量的40%—50%。年后,日*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物资供应日趋紧张,日本人甚至规定中国人不准吃白米饭,只能吃高粱米饭,一旦被发现就以“经济犯”的名义抓入牢房。
年8月8日晚,苏联根据《苏中友好同盟条约》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忠于同盟国义务,宣布从次日对日宣战。10日,盘踞在密山多年的日*看大势已去,组织关东*、日*眷属老人、妇女、儿童向密山车站集结,分批登上西行逃窜的列车,午夜时分,日*已经全部撤离东安市。没能及时撤离的眷属们像热锅上挣扎的蚂蚁,在站前广场上乱作一团。当晚21时许,日*先放火焚烧东大营*需仓库(今密山粮库址),紧接着又点燃日本*事单位、东安电报电话局、中央银行东安支行、东满银行东安支行、兴农金库东安支店、日本商铺等十多处日本要害部门。11日凌晨,关东*用两颗地雷将停靠在火车站的两节装满日本开拓民的车厢炸翻,死伤妇女、儿童开拓民人。与此同时,日*将密山大桥(知一大桥)炸断两空。据目击的老人们叙述:那几天“老毛子”(苏联红*)的飞机从西南方向飞到密山,跟乌鸦似的满天飞,见到穿**装的日本兵就扔炸弹,拉家带口的“小*子”都毛了,汽车、火车一车一车地往外拉,他们啥也顾不上拿呀,吃的、用的满地都是,咱们胆大的老百姓都忙着去“捡洋落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密山市富源乡返回日本的日本女人山田乙女,就是年8月11日密山火车站爆炸的幸存者之一。
在密山火车站爆炸案中死里逃生的日本遗属山田乙女
年8月12日,苏联红*占领东安,密山光复。苏联红*进入东安市,9月份当局势稍加稳定后,苏*以战利品为名将东安省以西和东安至虎头段铁路设施全部拆除运往苏联,从此东安的铁路瘫痪。年4月22日,牡丹江机务段号机车组赵文瑞等9人牵引*列到八面通、密山一带剿匪,随*转战71天。6月,东北民主联*三五九旅进驻东安,重新修复西段铁路,年西线铁路客货运输正常运营。直到年7月25日,密山以东的铁路才得以正常运行。
“满铁”的经营者们敲骨吸髓,肆意凌辱中国民工,使密山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因此,不断激起广大筑路民工、铁路工人、爱国*民的强烈反抗和坚决斗争。广大爱国工人在地下*组织的领导下,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进行破坏、打击日*,并配合抗日武装在北满铁路沿线磨刀石、牡丹江、东安等地开展不同规模的抗日斗争。此起彼伏的抗日活动,使日*控制下的北满铁路运输一直处于惊恐不宁的状态,其行车不得不昼行夜遁。北满铁路工人和地方抗日武装在黑暗恐怖中与日本侵略者长期艰苦的斗争,表现出了不甘屈辱的民族气魄,同时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年3月,王震将*在密山火车站前广场组织召开北大荒开发建设动员大会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妇孺皆知的京剧艺术片《红灯记》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大样板戏”之一。影片中讲述的是中共领导的北满铁路工人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作者沈默君、罗国士就是根据李范五(时任中共吉东特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傅文忱(密山人,北满国际交通站交通员)的革命故事为原型,创作了抗日题材剧本《自有后来人》,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后在全国掀起热潮。之后黑龙江省京剧团改编成《革命自有后来人》,公演后引起轰动,后又被中国京剧团改编为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至此该剧红遍大江南北。
参考书目:
1、《牡丹江铁路分局志》年3月出版
2、《密山县志》年11月出版
3、《满洲开拓年鉴》年8月出版
4、《李范五回忆录》年4月出版
5、《密山革命老区》年8月出版
6、《鸡西抗日战争文史资料》年8月出版
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史》年12月出版
来自:兴凯湖映像
MORE延伸阅读??有个不一样的春运!11部门带来这些消息……
??加95还是92油更省?对于加油你知道的太少
??鸡西市——黑龙江旅游*金线上的“东方明珠”
??郭德纲于谦晚会相声《表白》包袱密集而文雅,台下大腕笑炸了
??〖鸡西红色文化系列〗接收虎林清剿土匪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