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55岁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他爱管闲事,古道热肠,辖区内的居民们真心喜爱他;面对*旗他高举右拳宣誓的那一刻,他的眼泪掉出来了,宣誓的时候一个字都没差;他身残志不残,一辈子牢记*恩,反哺社会资助贫困生,在退伍30多年后终圆梦入*,他就是雷锋团退伍老兵,饶河县沿江社区第15网格长冯连国。
从此结缘雷锋情
年3月,冯连国从饶河来到辽宁抚顺雷锋团,从此就与雷锋精神结缘。参观雷锋纪念馆、学习雷锋事迹,这是冯连国到部队后接受的第一堂教育课,助人为乐、发扬螺丝钉精神,在他内心留下深刻烙印。入伍第一年,冯连国便向部队递交了入*申请书,表达了自己积极靠近*组织的强烈愿望。他回忆:“一个是向先进学习,学习雷锋、*继光、董存瑞,再一个就是79年的战友都上了前线保家卫国,那时候年轻,一片热血的也想上前线,写下决心书、请战书等,一心申请入*。”
“退伍老兵”不褪色
年冯连国退伍回到饶河,第2年与妻子结婚,当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谁曾想冯连国在采石厂干活时意外受伤失去了左臂。面对劫难,冯连国没有被打垮,他先后从事过五六种职业,被县残联评为自强不息模范代表,用独臂证实着自己曾是当兵的人。冯连国说:“我开过粮店、加工厂、打过鱼、种地,还搞过建筑,我感觉这是部队一种责任、一种战斗作风鼓励着我。”
“热心老兵”终入*
自年起,冯连国连续四年向*组织递交入*申请书,并以一名*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饶河县沿江社区书记于艳梅谈起冯连国,印象很深:“他是一个老*人,一心就想加入中国共产*这个组织,给我们社区树立了一个标杆。比如,他住的那条街,下大雪,从他家到大道都先清理了,方便了大家出行。别看他是残疾人,但是他从来没因为自己少一个胳膊向*府要求条件,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他全都自己干,经支部大会通过,把他发展为预备*员。”
55岁还申请加入中国共产*,有些人不理解,一个残疾人这么大年龄了还为啥要入*?但冯连国用自己的独臂精神践行了一个*员的标准,不仅得到*组织的信任,更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面对*旗他高举右拳宣誓那一刻,冯连国感到无比自豪:“记者同志,你看,这就是我入*宣誓的照片,没事的时候我就看一看。当时,我内心相当激动,眼泪都掉出来了,宣誓的时候一个字都没差,这也是入伍以来到现在30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所以说这张照片我一直存手机里!很珍贵!”
行动诠释“活雷锋”
年年初,冯连国在所居住的沿江社区担任第15网格长,从此,治安巡逻、卫生保洁、清除积雪,居民家大事小情,他都热情地帮助着。谈起这份工作,冯连国充满了自信:“每当大伙有什么事儿就向我反映。谁家困难啊、遇到灾害天气啊、哪位孤寡老人生病了等等,大伙都找我。大家也感觉我这一巡逻,心里更踏实了,让我又找到了在部队当兵的那种感觉。”
“我会继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我们网格内的户、名居民当做亲人,每家每户的信息我都了如指掌。”冯连国说,沿江社区是饶河县标准的老社区。网格里的情况相对复杂,冯连国与居民处出了感情,管理起来也得心应手。“记得刚到社区工作时,我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有出难题的,有给吃闭门羹的,还有冷嘲热讽的……当时感觉心里很委屈。但一段时间过后,走在街上居民亲切问候我‘老冯吃饭了没?天冷了,注意保暖’时,感觉心里热乎乎的,这是居民对咱的认可。”我要尽我自己的所能,为老百姓服务好,退伍不褪色,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员,做一名合格的退伍*人。
永远铭记受*恩
年7月16日上午,冯连国要处理的是一起居民家的鸭舍占道的问题,一进家门大姐十分配合,乐呵呵地说:“那是我盖的鸭舍,待会儿我就挪,咱得支持你的工作,听共产*的是不是。”邻里间的事虽小,但都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处理起来非常难。冯连国任网格长一年多来,走遍辖区户居民,像这样处理居民占道等问题几十件,记者还走进冯连国的家,探寻这位默默支持他工作的妻子胡均英。胡均英谈起丈夫充满了钦佩:“他愿意为社区服务,为大家服务,我能不支持吗,他愿意干这些事。有时候他帮助邻里,家里的事情都顾不上,我就把家里打理好,做好他的后盾。”
冯连国说,自己这一生都受*恩,永远铭记。这份感恩与铭记已经成为冯连国骨子里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哪怕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入*,但是他始终以一个*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热心公益、爱管闲事成为他对*最为朴素的表白。
36年的夙愿,36年的坚守,他用独臂撑起了一片天,时刻践行着一名共产*员的为民标准。告别冯连国,他的话一直回荡在记者的耳畔:“成为一名共产*员是我这一生最大的梦想,今后,我会持续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我们这网格的户居民当做亲人,尽我自己的所能,为老百姓服务好,退伍不褪色,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员。”
供稿、供图:杨启坤编辑:高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