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翁婿两代的甜蜜
TUhjnbcbe - 2023/4/14 0:26:00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doctors.html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在迎春林区,姜井富、李北成翁婿俩接力发展黑蜂养殖事业的故事已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如今,多年前养殖黑蜂的老岳父已去世,承接下蜂业“衣钵”的女婿经过二十四年的努力奋斗,不仅把这份“甜蜜事业”发扬光大,还做出了“大声响、大名声”,成为了迎春林区乃至饶河地区一带知名的“养蜂大王”。

姜井富原是迎春林业局有限公司威山林场毗邻某村的生产队长。他所在的这个村子里人们既勤快、头脑又活络,很早就靠山吃山发展起了黑蜂养殖业,有这个副业支撑,每年他们生产队都要比别的生产队挣钱挣的多。国家号召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姜井富带头承包下村生产队的养蜂场,领着三个儿子开始独自养蜂创业致富,经过辛勤劳动,每年都有不错的收益。年,李北成与姜井富的女儿结婚,因为离得不太远,他和媳妇也经常到岳父家的蜂场帮忙摇蜂蜜和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

在蜂场帮忙的那些日子里,李北成总是在想,养蜂这么辛苦,投入也不少,能挣到钱吗?但是,他渐渐发现,岳父就是靠养蜂这个不起眼的“营生”,把媳妇的弟弟、妹妹们一个又一个地送到省城去上学并供到毕业,效益好像还真不错。

当时李北成是威山林场一名木材采伐工人,冬季上山采伐、夏季从事营林,每月收入与大多数林场职工一样,就是百余元的工资,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岳父虽然是农村人,但是,依托这绿水青山发展养蜂,年年都能挣来丰厚的“真金白银”,一家人的日子也越来越富裕。羡慕、佩服之余,李北成脑中也萌生了养蜂致富的想法。

年,在岳父的帮忙和指导下,李北成大胆地购买了十五箱黑蜂,开始了甜蜜事业的创业奋斗历程,也成为了威山林场第一个敢于尝试发展林下养殖业的探路人。

创业之初,李北成没有养殖技术和养殖经验,一边每天蹲在蜂箱边研究蜜蜂的生活习性,用心去记岳父传授的那些似懂非懂的“养殖经”,一边晚上在家里自学,从书籍里汲取知识的营养。

虽然有姜井富在身边“保驾护航”,但是在起步期,李北成也没少品尝失败的打击和折磨。第一年,不仅分出的蜜蜂群少之又少,而且接二连三地遭遇蜂群生病等情况,他每天手忙脚乱、疲于应对,还因为养殖上的事与岳父发生了争执。

有一次翁婿二人在一起培育蜂王,姜井富从蜜蜂生物学上看,认为蜂王的培育应该这样做,而李北成却与他想法不同,想要那样干,于是爷俩较起真来,*气分开去按照各自想法培育50只蜂王。12天之后新蜂王诞生,老岳父所培育的50只处女王成王达到38只,8天后就有35只产卵。而李北成根据书本上的理论培育的成王仅有8只,10天后仅有2只产卵,其它均以失败告终。这次失败对李北成触动很大,他清醒地认识到,光啃书本、机械套搬理论是绝对不行的,必须与实践结合才会有好的效果。学习养殖技术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才行,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李北成认真总结岳父所传授的养殖经验,还积极地向其他蜂农虚心求教、交流心得,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和创新。不管刮风下雨,他每天都仔细地观察蜜蜂的生活习性,逐渐掌握了一套养蜂技术,并且针对蜂群出窖、紧脾、蜂巢布置法,分区管理的保温、遮阴、控飞、饲料供给和秋季蜜蜂停卵后的管理等十三个方面的养蜂知识进行了深入专研和大胆探索。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逐步由外行人变成了“土专家”。他培育出的处女王个体健壮且精神,50只处女王成王个数可达到45只左右,且产卵的新王个数都在40只以上,每年可出售一大批分蜂群,经济收入逐年提高。他在林班内的黑蜂养殖场也由一个地点变成了三个养蜂点,实打实地成为了威山林场依林转型的创业致富“大户”。

年,迎春局成立“蜂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了蜂产品保护价收购的*策,同时,把黑蜂养殖作为了林场职工群众转型致富的立场项目,这更加坚定了李北成努力把黑蜂养蜂事业再向前推进一步的决心和信心。

在林场*支部的关心支持和亲友帮助下,李北成的蜂群规模发展迅速,由最初的30箱蜂发展到现如今的余箱,每年可为蜂产品公司提供优质蜂蜜、蜂花粉、蜂胶等原始蜂产品上万斤,产值达到60余万元,个人家庭年均纯收入由过去的3万元达到了30万元以上,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局产业发展的标兵。

李北成致富后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员。年,他带头创立了饶河县神峰东北黑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和带动了本场及周边34户下岗及待岗职工群众共同创业致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合作社固定资产也由初始的50万元增加到余万元。李北成自强不息、自主创业故事吸引了诸多媒体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翁婿两代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