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全国委员会
原标题:农垦
智能农机战春耕“七种武器”显神通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智能农机
在北大荒集团的
万亩良田上大显神通,
信息技术的运用
颠覆了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方式,
让种庄稼变得更简单更精准。
今年的春播“战场”上,
七种智能武器的使用,
更是大幅度地
节约了人力、节省了成本,
提升了效率、提高了标准,
率先实现了
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
的大规模运用,
将农业生产推向了一个
崭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今年的春播,北大荒的土地上缺少了昔日人头攒动、热闹繁忙的景象。远远望去好像只有正在作业的机械设备,却不见劳作人的身影,要说这些机械和以往有什么不同?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这些“新式武器”吧!
武器一
无人驾驶拖拉机
无人驾驶拖拉机具有降低劳动强度,实现精准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优点。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的紧密结合,种植户只需打开监控平台,向无人驾驶拖拉机下发作业任务,机械就会根据程序设定,完成耕整地、精密播种等工作。
武器二
无人驾驶插秧机
在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智慧农业中心,大屏幕上正在显示先行示范区内无人插秧机工作的画面,从图像中可以看到插秧机正在进行自动插秧、转向、掉头等操作,车上只有一名工作人员负责上苗和装苗。这是北大荒集团全面发展智慧农业,全力打造“无人农场”的一个真实写照。据了解,年垦区更新无人驾驶插秧机70台。
武器三
卫星平地机
近年来,为进一步激发土地“潜力”,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使用率,北大荒集团按照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的标准,积极引进卫星平地机械,科学推进大格田标准化改造工程,有效增加耕地使用面积,全力提升农田标准,促进农业生产提档升级。年推广应用卫星平地机余台,完成格田化改造60余万亩。
武器四
水田智能轨道运输机
今年插秧期间,在很多管理区的田间地头,以往每块地几个工人交替挑苗的场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种植户们拿着遥控器操控轨道运苗车运送秧苗。轨道运苗车可一次性运输80-盘秧苗,可完成近4亩地的秧苗用量,相当于8-12个挑苗工人的工作效率。通过“机器换人”,进一步节省劳动力,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节约投入成本,有效破解用工荒问题。目前,垦区轨道运输辐射作业面积已经达到了多万亩。
武器五
电控侧深施肥装置
“这种可变量侧深施肥高速插秧机,通过平板电脑实现可视化,利用传感器对地块肥沃度进行’察言观色’,耕作土深、肥沃度及施肥结果可通过颜色进行判断,快速获知田块内不同位置营养丰缺情况,进而对所有的田块进行科学管理,实现肥料’补缺’精准到位。另外,储存的每年的土壤养分含量、施肥量、肥料类型及田块位置信息等数据,为下一年的施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可变量侧深施肥技术通过精准施肥实现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绿色环保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武器六
播种机电控排肥排种装置
在饶河农场有限公司第九管理区,新引进的电控高速播种机成了这里的主角,通过采用电脑精准控制播种,只在驾驶室中就可完成株距,下肥量的调节。据了解,北大荒集团播种机电控排肥排种装置已安装余台,为提升春播生产标准化作业水平增添了硬实力。
武器七
农机作业检测终端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积极推广应用农机作业监测终端。截至目前,农机作业监测终端已安装1多套,有效解决了对农机作业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监管的问题,实现了秸秆还田作业监测、深松整地监测及免耕播种监测。
下一步,北大荒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委(扩大)会议、集团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任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机化生产力综合水平,推进智能化替代机械化,快速实现农机智能化全覆盖,率先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来源:微观北大荒
责任编辑:王妍